时间: 2025-04-30 13: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57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猿声一作鸣门前迟行迹,
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我年少时,头发刚好遮住额头,在门前折花玩耍。
少年骑着竹马来,绕着床边嬉戏青梅。
我们同住在长干,彼此没有嫌隙,
十四岁便嫁给你,羞涩得不曾露面。
低头看向暗壁,千呼万唤无一回应。
十五岁开始展眉,愿意与你同生共死。
常怀抱柱信,岂会上望夫台。
十六岁你远行,经过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能碰触,猿声在天上悲哀。
猿声仿佛鸣叫,门前的行迹渐渐迟缓,
一片片生绿的苔藓。
苔藓深厚无法扫,落叶随秋风早早飘散。
八月蝴蝶来,双飞在西园的草地上。
感受到这些,伤我心头,坐愁红颜老去。
早晚下三巴,预先给你写信回家。
相迎不说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生于701年,卒于762年,游历广泛,作品风格豪放奔放,常以酒、月、风等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长干行·其一》写于唐代,反映了李白对青春爱情的感慨。诗中通过少女的视角,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体现了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长干行·其一》是一首以少女视角写的爱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青春爱情的美好回忆与对离别的深切忧伤。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位少年在长干村的青涩爱情,他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彼此无嫌猜,描绘出一种纯真的情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女逐渐成长,面对爱情的离别与生活的无常,情感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多次提及的季节变化,如五月的猿声与八月的蝴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特别是“落叶秋风早”一句,深刻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时光的流逝。整首诗在音乐性与画面感上都极为出色,李白用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青春与离别的动人故事,给予读者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李白对青春爱情的深刻思考,对离别无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不安。诗人通过少女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甜美与苦涩,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中“郎骑竹马来”所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情境?
A. 童年无忧
B. 成年责任
C. 离别伤感
“愿同尘与灰”的意思是?
A. 渴望长生不老
B. 希望与爱人长相厮守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猿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平静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yàn)滪(yù)堆。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天上哀:哀一作“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tái)。迟行迹:迟一作“旧”。生绿苔:绿一作“苍”。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蝴蝶来:一作“蝴蝶黄”。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早晚:多早晚,犹何时。三巴:地名。即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地区。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