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3:55
子夜吴歌·春歌
作者: 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在秦地的罗敷女,正在绿水边采桑。
她素手轻轻拈着青条,红妆在白天显得格外鲜艳。
蚕儿饥饿,我想要离开,五匹马也无法让我停留。
“罗敷”出自《楚辞·招魂》,是一个象征美丽的词汇,后世多用来指代才女或美人。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游历之际,恰逢春天,表达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子夜吴歌·春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农耕生活。诗的开头通过“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展现出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春日的田野中辛勤劳作的画面,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对美的赞美。这里的“罗敷女”不仅是对农耕女性的赞颂,同时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接下来的“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春日的鲜艳。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妆更显得绚丽多彩,突出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这一联中,李白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最后一句“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则引发了情感的转折。随着对蚕儿的关心,女子不得不离去,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离别。这里既有对生活的责任感,也反映出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深邃情感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诗词测试:
“秦地罗敷女”中的“罗敷”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素手”是指什么?
“五马莫留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春天描写各有千秋,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