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39
木兰花慢 西湖春感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放鱼竿一去,幻尘海渺愁余。
算柳浪莺闲,鸥波人远,负却西湖。
音书又沉旧雁,问东风还到故乡无。
萍梗空惊岁晚,梅花自惜山孤。
林逋。合占幽居,飞桨伴,瘦筇扶。
甚古树苔荒,遥峰翠减,不唤提壶。
归途待从画里,怕春寒催老夜啼乌。
留得疏窗岫影,六桥烟雨模糊。
放下鱼竿一去,心中愁苦如同海洋般渺茫。
想想柳浪莺飞的闲适,鸥鸟在远处波浪中,竟然辜负了西湖的美景。
音信又如旧雁沉沉,问问东风是否还会带来故乡的消息。
浮萍的根茎在岁末的惊惧中无所依托,梅花也自怜独自隐居在山中。
林逋的幽居,伴着轻舟,瘦弱的竹杖支撑着我。
古老的树木上长满苔藓,远处的山峰苍翠渐减,却不愿呼唤茶壶。
归途期待从画中走出,唯恐春寒催促夜间啼叫的乌鸦。
只留疏窗外的岫影,六座桥在烟雨中显得模糊不清。
杜文澜是清代的诗人,生于风起云涌的时代,其诗风既有传统的沉稳,又融合了个人的情感表达,尤其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
《木兰花慢 西湖春感》写于春天,诗人借西湖春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感伤。
《木兰花慢 西湖春感》以西湖春景为背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放鱼竿一去”,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春日钓鱼的画面,更隐喻着内心对生活的沉思与放弃。接下来提到的“算柳浪莺闲,鸥波人远”,则表现了诗人在美景中感到的孤独与距离感,反映出他对人情冷暖的感悟。
“音书又沉旧雁”,诗人用“旧雁”象征着失去的联系和消息,表现了对故乡的渴望。紧接着,“萍梗空惊岁晚”,用意象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无根状态,令人在岁末感到无奈与惆怅。梅花的“自惜山孤”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自怜,暗示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淡漠。
全诗最后几句,诗人描绘归途的种种期待与不安,尤其是“怕春寒催老夜啼乌”,不仅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故乡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春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同时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音书又沉旧雁”,这里的“旧雁”象征什么?
“萍梗空惊岁晚”中的“萍梗”意指?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