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0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06:21
渡江云 梦游焦山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天风吹广袖,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
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
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
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
匆匆。沙鸥卧雪,阵雁啼霜,伴吟肩独耸。
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
长歌待唤鱼龙听,又怒潮惊起疏钟。
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春天的风轻轻吹动着我的衣袖,我在松树之下倚靠,心中涌起奇妙之感。
似乎在某个地方曾经相遇,却又不太清楚,山的颜色在雾中时隐时现。
游玩时我常感到疲倦,算起来也不过是一番辛苦的行走。
只怪铭记已忘的白鹤,绝壁上长满了杂乱的苔藓。
匆匆而过,沙鸥在白雪上卧着,阵阵大雁在霜中啼鸣,伴随我吟唱的声音高昂。
烟雾已经消散,山色如洗,海面如镜,映衬着空灵的天空。
我高歌等待鱼儿与龙的回应,却又因急潮而惊动了疏钟的声音。
微醺中醒来,看到江面上淡淡的月光映照着孤舟。
作者介绍:杜文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文澜游历焦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焦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细腻而深邃。开篇以“天风吹广袖”引入,展示了春日的清新气息,诗人身处松林,心中涌起的“奇气”更是表达了对自然的惊喜与感悟。诗中的“似曾相识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某个瞬间,令人深思。
接着,诗人通过“清游屡倦”表达了一种对游历的疲惫感,然而这疲惫并不妨碍他对景色的欣赏与思考。这种矛盾的情感恰恰反映了人们在自然游历中常有的内心挣扎与和谐。同时,诗人对“铭忘瘗鹤”的提及,意在唤起对过往的珍视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沙鸥与大雁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而“长歌待唤鱼龙听”则显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渴望与期待,最后以“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收束,意象深远,留给人们无限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对往事的怀念与思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描绘焦山的自然风光,诗人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然与悠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沙鸥”象征着什么?
A. 高洁 B. 宁静 C. 自由 D. 远方
“长歌待唤鱼龙听”中的“鱼龙”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人生的期待 C. 宁静 D. 生命的哲理
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集中在哪个地方?
A. 焦山 B. 黄山 C. 泰山 D. 庐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