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

时间: 2025-04-30 15:36:45

诗句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

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6:45

原文展示: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白话文翻译:

在暮春时节,我在桥下封好书信,寄往江南问候越姑。不知道你们是否因为少有欢笑,经过多年分别后,是否还记得我。

注释:

  • 暮春:指春季的末尾,大约是农历三月。
  • 封书:封好的书信。
  • 越姑:指江南地区的女子,越地古称越国,姑是对女子的尊称。
  • 诸郎:指朋友们。
  • 侬:古代吴语中“我”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以文学和书法闻名。徐铉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暮春时节写给远在江南的朋友钟郎中的,通过书信问候江南的越姑,并表达了对久别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暮春桥下手封书”描绘了诗人封书寄信的情景,暮春的时节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次句“寄向江南问越姑”直接点明了书信的去向和目的,问候的对象是江南的越姑,这里的“越姑”可能指的是钟郎中的家人或亲近的女性朋友。后两句“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则转向了对朋友的思念,诗人担心朋友们因为少有欢笑而忘记了远方的自己,这种担忧中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春桥下手封书”:诗人选择在暮春时节封书,这个时节本身就带有季节交替的感伤,桥下封书则增添了一种孤独和离别的氛围。
  • “寄向江南问越姑”:书信的目的地是江南,问候的对象是越姑,这里的“越姑”可能是诗人的朋友钟郎中的亲近之人,通过问候她来表达对钟郎中的关心。
  • “不道诸郎少欢笑”:诗人担心朋友们因为少有欢笑而忘记了远方的自己,这里的“诸郎”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们。
  • “经年相别忆侬无”:经过多年的分别,诗人担心朋友们是否还记得自己,这里的“侬”是诗人自指。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不道诸郎少欢笑”将朋友的情感状态拟人化,仿佛他们是有意识地减少了欢笑。
  • 对仗:诗中的“暮春桥下手封书”与“寄向江南问越姑”形成了地点与动作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与友情。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描绘和对远方朋友的问候,表达了对久别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暮春: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哀愁。
  • 桥下:象征着分离和孤独,是诗人封书寄信的地点。
  • 江南:象征着远方和异乡,是书信的目的地。
  • 越姑:象征着诗人的朋友钟郎中的亲近之人,通过问候她来表达对钟郎中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越姑”指的是什么? A. 江南的女子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家人 D. 诗人的妻子 答案:A

  2. 诗中“侬”是什么意思? A. 你 B. 我 C. 他 D. 她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亲情 D. 思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铉的其他诗作,如《送王四十五归东都》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徐铉的诗风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以系统地了解其诗歌创作。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深入鉴赏,有助于理解徐铉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 咏雪 杂诗五首 蔡州 岘山亭置酒 郡斋即事二首 其一 桐树 送孙颍贤 南湖行二首 其二 南湖行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膝行而进 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涓埃之微 民不畏死 黑字旁的字 儚蚛 诗花 衿期 風字旁的字 地负海涵 冰炭不同炉 至字旁的字 春小麦 包含貌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细结尾的成语 择邻而居 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