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顾哦松柬祁门尉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0:29:53

诗句

角转城头晓,风回麦脚斜。

清明都冷落,阴翳趱韶华。

饭了长亭黍,来分野寺茶。

到家三月暮,恰好送莺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3

原文展示:

送顾哦松柬祁门尉 其一
角转城头晓,
风回麦脚斜。
清明都冷落,
阴翳趱韶华。
饭了长亭黍,
来分野寺茶。
到家三月暮,
恰好送莺花。

白话文翻译:

在城头的角落,晨光渐渐明亮,
微风轻拂,麦田的脚边斜斜地生长。
清明时节万物凋零,
阴霭笼罩着春天的华彩。
在长亭里吃过饭,
来到田野分茶。
到家时已是三月的尾声,
正好送走莺歌花舞的春天。

注释:

  • 角转:指城角转过来的地方,晨光照射到的地方。
  • 麦脚:指麦田的边缘。
  • 清明:指清明节,时值春季,祭扫先人时节。
  • 阴翳:阴暗的状态,形容春光被遮挡。
  • 长亭:指长亭,古时旅途中的休息场所。
  • :指黍米,古代常用于做饭的粮食。
  • 莺花:指黄莺和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居简,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时,诗人送别朋友前往祁门任职,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离别的情感。开篇以“角转城头晓”引入,描绘出晨光照耀城市的景象,既有清晨的宁静,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用“风回麦脚斜”描绘了春风轻拂麦田的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清明都冷落,阴翳趱韶华”则反映出诗人对春光消逝的感慨,清明时节的气氛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长亭聚餐的情景,既是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点滴的记录。

最后两句“到家三月暮,恰好送莺花”则是将离别的时刻与春天的结束相连,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整首诗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角转城头晓:晨曦透过城角,暗示新的开始。
  • 风回麦脚斜:春风轻拂,展现生机。
  • 清明都冷落:清明节的冷清,象征生命的脆弱。
  • 阴翳趱韶华:春光被阴霾遮蔽,感叹时光匆匆。
  • 饭了长亭黍:长亭聚餐,传达友情的温暖。
  • 来分野寺茶:分享茶水,增进友谊。
  • 到家三月暮:回到家时已是春末,寓意时光流逝。
  • 恰好送莺花:送走春天的美好,具有告别的意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角转”与“风回”,形成对称。
  • 意象:麦田、清明、莺花等意象交织,富有春意。
  • 拟人:春光似乎有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情感真挚深刻。

意象分析: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麦田:代表丰收与生机。
  • 清明:与祭祖和生命的轮回相关。
  • 春天:生命的象征,蕴含着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主要用于什么? A. 祭扫先人
    B. 赏花游玩
    C. 迎接新年
    D. 送别朋友

  2. “到家三月暮”中的“三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春天的气息? A. 雪花
    B. 黄莺与花
    C. 秋风
    D. 冰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赠汪伦》相比,释居简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描写,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友情的真挚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双荷叶/忆秦娥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四 栖贤三峡桥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守岁 和陶拟古九首 减字木兰花·天真雅丽 和陶饮酒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时机 青辉 云遮雾罩 風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包含跑的成语 包含慎的词语有哪些 发烧友 干罗 两次三番 鸱视狼顾 龝字旁的字 贪位慕禄 耻与为伍 行字旁的字 琼膏 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