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7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无心唯有白云知,
闲卧高斋梦蝶时。
不觉东风过寒食,
雨来萱草出巴篱。
我无心思,只有白云能理解,
我在高斋中悠闲地躺着,梦见蝴蝶时。
不觉之间东风已过寒食节,
细雨来临,萱草也从篱笆外冒出。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较少,主要以小诗著称,风格清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斋中,表达诗人闲适的生活情景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诗描绘了一个诗人悠闲、宁静的生活场景,通过闲卧在高斋的状态,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诗的开头以“无心唯有白云知”开篇,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对世俗的超脱,白云的存在似乎成为了理解他内心的唯一者,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接下来的“闲卧高斋梦蝶时”,描绘了诗人在斋中恬淡的生活,梦见蝴蝶的情景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和自在,蝴蝶往往与美好、自由的象征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东风过寒食”一句,时间的流逝在不经意间被提及,寒食节通常与春天的到来相伴,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最后一句“雨来萱草出巴篱”,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细雨滋润了萱草,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母爱的象征,给人以温暖和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生命本质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羊士谔的《斋中咏怀》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羊士谔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