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9:11
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晴天春意并无穷,
过腊江楼日日风。
琼树花香故人别,
兰卮酒色去年同。
闲吟铃阁巴歌里,
回首神皋瑞气中。
自愧朝衣犹在箧,
归来应是白头翁。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春意绵延无尽,
我坐在腊江楼上,日日感受到阵阵风。
琼树上的花香让我想起了旧友的离别,
兰卮中的美酒让我回忆起去年同饮的情景。
我在铃阁中闲吟,沉醉在巴歌之中,
回首望去,神皋山上瑞气盈盈。
我感到惭愧,朝服依然藏于箱中,
若归来,恐怕已是白发苍苍的翁者。
作者介绍: 羊士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他的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身处腊江楼,面对春光明媚的景象,想起了远方的亲友,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感叹自己年华渐逝。
这首诗通篇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以“晴天春意”引出,描绘了一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逐渐浮现。在“琼树花香故人别”一句中,花香勾起了对过往朋友的思念,进一步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在“闲吟铃阁巴歌里”中,诗人通过吟唱巴歌,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故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自愧未能及时归来,朝衣仍旧在箱中,隐喻着他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未完成的事业,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
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还能体悟到诗人对时间、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理想的反思。整体情感基调在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琼树”象征什么?
“自愧朝衣犹在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