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6:14
高阳台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明白梨花,昏黄杨柳,生来都会魂消。
如雪如丝,一般各度春宵。
重门深闭葳蕤锁,只相思梦不关牢。
漏迢迢。醒也今朝,睡也今朝。
铜盘尚记承红泪,记封题罗帕湿裹鲛绡。
愁煞双鳞,何曾信息如潮。
人间容易裴航老,盼云英目断蓝桥。
尽无聊。酒尽三杯,烛换三条。
白色的梨花和昏黄的柳树,都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景象。
如雪如丝的春宵,仿佛每一夜都在重复。
深重的门紧闭,锁住了葳蕤的花草,只剩下相思的梦,无人能监控。
钟声悠长,醒来今朝,睡去也是今朝。
铜盘依然记得泪水,记得那封存的手帕湿透了鲛绡。
愁苦得难以忍受,何时能收到你的消息如潮水般涌来?
世间容易让人老去,盼望着云英的身影在蓝桥断绝。
一切都无聊,酒喝尽了三杯,烛光换了三条。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抒情,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天的夜晚,诗人借助梨花和杨柳的意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春意与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中用梨花和杨柳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的思情。诗人通过对春宵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重门深闭与相思梦的结合,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铜盘的泪水与封存的手帕,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爱的无尽思念。诗人感慨人世易老,时间无情,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最后的“尽无聊”与“酒尽三杯”的描写,揭示了内心的空虚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浓烈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诗中“重门深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