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8:02
原文展示:
晨驾旌旄列队行,
龙旗遥映凤城明。
护霜云外天颜碧,
笼水烟边山色青。
新岁野郊春气霭,
今朝村市晓晴生。
鞠躬稽首参天处,
四海讴歌贺太平。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阳光下,旌旗列队行进,
龙旗在远方映照着明亮的凤城。
护卫在霜云之外,天色显得碧蓝,
笼罩在水烟之中的山色显得青翠。
新年的野外,春气氤氲,
今早的村市,阳光明媚。
我鞠躬作揖,向苍天致敬,
四海的人民歌唱,祝福太平盛世。
注释:
典故解析:
“龙旗”和“凤城”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或帝国的吉祥象征;而“参天”则是对天地的崇敬,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出身贫苦,但经过艰苦奋斗,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他的诗词多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关心与希望,常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见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朝建立初期,旨在庆祝新年的到来,展现国泰民安的盛况,表达了朱元璋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大祀》是一首具有浓厚庆典气氛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新年及其象征的春天的热切期待。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清晨的场景,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特别是“龙旗遥映凤城明”,不仅突显了皇权的光辉,也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的描绘,春气的氤氲和村市的晴朗,营造出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最后两句更是将这一切的美好与对天地的敬畏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祝贺,展现出作者身为皇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新年到来的欢庆,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