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五》

时间: 2025-05-01 02:06:38

诗句

周王乘日车,追风薄四游。

汤汤既西澜,戴胜舣棠舟。

觞开买电笑,飞琼三百投。

珠云曜不昔,琪树华无秋。

一闻祈招歌,泪沐丹颏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38

原文展示:

周王乘日车,追风薄四游。
汤汤既西澜,戴胜舣棠舟。
觞开买电笑,飞琼三百投。
珠云曜不昔,琪树华无秋。
一闻祈招歌,泪沐丹颏流。

白话文翻译:

周王驾着太阳的车,追逐着微风轻盈地游览四方。
波涛汹涌的西边水域,戴胜鸟停靠在棠树舟上。
酒杯打开,电光闪烁间欢笑,飞舞的琼瑶如同三百颗星星般投下。
珠光闪耀的云彩不再是昔日的模样,琪树的华美再也没有秋天的凋零。
一听到那祈求招来好运的歌声,泪水沾湿了我的红色胡须。

注释:

  • 周王:指周朝的王,寓意尊贵和权威。
  • 日车:太阳的车,象征光明与神圣的力量。
  • 汤汤:形容水波浩荡的样子。
  • 戴胜:一种鸟,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棠舟:棠树制成的小船,象征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觞开:酒杯打开,表示开怀畅饮。
  • 飞琼:美玉,象征美好与珍贵。
  • 珠云:珠光闪烁的云彩,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 琪树:一种美丽的树木,象征繁华与富贵。
  • 祈招歌:祈求好运的歌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世臣(约1686—1769),字仲明,号逸云,晚号天启。清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融入个人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们常通过诗歌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融合了周王的神话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的画面,诗人以周王乘日车的形象引入,瞬间拉近了读者与神秘世界的距离。周王象征着权力与光明,而“追风薄四游”的描写则表现出一种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汤汤既西澜”描绘了波涛汹涌的西边水域,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壮阔与无边的辽阔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觞开买电笑,飞琼三百投”来表现欢快的宴饮场景,给人一种短暂的欢愉与美好。此处的“飞琼”不仅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精神世界的向往。接着“珠云曜不昔,琪树华无秋”则转向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希冀。

最后一句“一闻祈招歌,泪沐丹颏流”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歌声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泪水流淌,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王乘日车:周王象征光明与权威,乘日车暗示着神圣与非凡。
  • 追风薄四游: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境界,追逐自然之美。
  • 汤汤既西澜:描绘波涛汹涌的水域,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戴胜舣棠舟: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戴胜鸟的出现寓意吉祥。
  • 觞开买电笑:酒宴的欢乐气氛,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欢聚。
  • 飞琼三百投:美好的事物如同星星般璀璨,象征希望与梦想。
  • 珠云曜不昔:对过去美好的追忆,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琪树华无秋: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富贵,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一闻祈招歌:歌声唤起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泪沐丹颏流:情感的真实流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车”比喻光明与神圣的力量。
  • 拟人:如“戴胜舣棠舟”,将鸟赋予人性,体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讲究对称,如“汤汤既西澜,戴胜舣棠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表达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人在神话意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既渴望美好又无奈现实的复杂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王:权威与光明的象征。
  • 日车:神圣与非凡的象征。
  • 戴胜:吉祥与快乐的象征。
  • 汤汤:自然的力量与浩荡。
  • 飞琼:美好与珍贵的象征。
  • 珠云:美丽的景象与奢华。
  • 琪树:繁华与富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王乘日车”中的“日车”象征什么? a) 速度
    b) 权威与光明
    c) 自然
    d) 美好

  2. 诗中提到的“戴胜”鸟象征什么? a) 忧伤
    b) 吉祥
    c) 落寞
    d) 努力

  3. “珠云曜不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追忆
    c) 对现实的感慨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b) 权威与光明
  2. b) 吉祥
  3. b) 对过去的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包世臣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包世臣更注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修辞风格上也有所不同,包世臣的诗句更为细腻,李白则多用豪放的语言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包世臣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冀北春望(一作崔湜诗) 拟古神女宛转歌二首(一作郎大家诗) 代春闺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越调】斗鹌鹑 送别 【中吕】红绣鞋 阅世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商调】梧叶儿 怀古 【黄钟】醉花阴 走苏卿 【南吕】一枝花 蚊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包含眙的词语有哪些 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臆抱 否极而泰 扎手舞脚 五伦 答非所问 龠字旁的字 包含恒的成语 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过之,无不及 玉字旁的字 承建 门字框的字 不以为奇 两鬓斑白 恬而不怪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