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4:51
登定王台 其二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羽旄钟鼓旧曾游,
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
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
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
西风吹雁使人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曾经游览过的定王台的怀念。诗人回忆起当年在这里听到的钟鼓声和看到的美景,虽然时光流逝,昔日的痕迹依然残留。站在这伟大的观景台上,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想起了古老的秦国和雍州的遗迹。明月照耀着故国,仿佛千年历史依旧存在。秋天的树木已经凋落,空山又迎来了一次秋天的轮回。诗人极目远眺,满怀感慨,诗意却似乎无尽。西风吹来,天鹅南飞,触动了诗人的忧愁。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土的眷恋。
这首诗写于定王台,诗人通过这座古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登定王台 其二》是一首极具抒情意味的诗作,展示了李曾伯对历史和故国的深切思考。诗中以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开篇“羽旄钟鼓旧曾游”,不仅唤起了对于过往游历的追忆,也暗示了王权的衰败与往昔的辉煌。“沟叶宫花迹尚留”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往的留恋与对历史的感悟。
接下来的“耆老遗开秦雍土”,将个人的情感和历史的厚重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古老文化的敬仰。诗人在此处不仅是回望过去,更是在提醒自己对历史的责任感。随后“月明故国存千祀”,则通过明月的意象,传达出对故国长久存在的希望与思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先是追忆往昔,继而感慨时光流逝,最后以“西风吹雁使人愁”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思考。总体而言,这首诗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于一体,体现了李曾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命题的思考。
整首诗以个人的游历和怀古之情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诗中“羽旄钟鼓旧曾游”中的“羽旄”指什么?
A. 军旗
B. 音乐
C. 自然景物
诗中提到的“耆老”是指什么?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动物
诗的最后一句“西风吹雁使人愁”中,西风代表了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