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蓬莱(丙午寿八窗叔)》

时间: 2025-05-03 01:49:35

诗句

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

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

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

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

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

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

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

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49:35

原文展示:

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白话文翻译:

在陇头谱写家族的乐章,调和鼎盛的家业,典章制度依旧存在。年年春天的美好时光,回报着小春的到来。身上有仙人般的骨气,芬芳气息不断,风范如同蕙兰般高雅。江边孤山,水面上飞雪,让人觉得我的诗作清瘦。白玉大厅前,青色的毡席上,谁说这里无人,酒香飘散如此美好。得意春风中,且在花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想去看嫦娥,移植到月宫殿中,何必再向桂花树下呢。想必笑谈家中老松,岁寒而不惧,依旧能做朋友。

注释:

  • 自陇头垂谱:陇头指的是陇山,垂谱意指作曲,暗喻诗人有文化传承。
  • 调鼎传家:指调和家族的兴盛,鼎是古代的象征,代表家族的繁荣。
  • 仙骨非凡:形容人品超凡,具有仙人的气质。
  • 江路孤山:描述环境的孤寂,营造出一种意境。
  • 白玉堂前:白玉象征高贵,堂前指家中,表现出诗人的家境。
  • 得意春风:指在春天的气息中感到得意。
  • 会看常娥:常娥是月中的仙女,象征着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于宋代,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曾伯寿辰之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醉蓬莱》是李曾伯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便以“自陇头垂谱”引入,暗示诗人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仿佛在说诗歌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家族的荣耀。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自然的气息,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诗中“白玉堂前,青毡席上”,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温馨的氛围,尽管周围看似无人,但美酒和诗意的存在让人感到温暖。尤其是“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诗人提到“应笑家林,枯松厌蹇”,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枯松虽瘦,却能在寒冬中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递了诗人对生活、友谊、自然的理解与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陇头垂谱:强调诗人对家族文化的尊重。
  2. 调鼎传家:表达家族的兴盛与传承。
  3. 岁岁芳期:描绘春天的美好。
  4. 仙骨非凡:赞美人的高贵气质。
  5. 江路孤山:渲染孤独的意境。
  6. 白玉堂前:表现出诗人的高贵身份。
  7. 得意春风:显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8. 会看常娥:象征对美好的向往。
  9. 应笑家林:反映诗人对朋友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骨非凡”,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岁寒堪友”,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重展开,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骨:象征高贵和脱俗。
  • 白玉:象征富贵与高雅。
  • 青毡席:代表温馨与舒适的环境。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常娥”象征什么? a) 冬天
    b) 美好与向往
    c) 友谊
    d) 文化

  3. 诗中“白玉堂前”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高贵的家庭环境
    c) 田园生活
    d) 朋友聚会

答案:

  1. b) 宋代
  2. b) 美好与向往
  3. b) 高贵的家庭环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醉蓬莱》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但李曾伯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
  • 《李曾伯传记》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一 轿中绝句 醉笔呈尚长道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 其四 读书台 池冰二首 其一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送清江王守赴召 观张功父南湖海棠,杖藜走笔 出永丰县西石桥上闻子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宵衣旰食 后悔何及 包含全的成语 言提其耳 辞工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包含瓮的词语有哪些 涕泪交加 原先 尸字头的字 卝字旁的字 包含止的词语有哪些 楞缘 广字头的字 乙字旁的字 恭喜发财 文字改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