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时间: 2025-04-27 22:25:31

诗句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

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5:31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原文展示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白话文翻译

杜牧的字是牧之,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你本是梁江的总管,名字叫总,曾用“总持”作为字。你心如铁石,已从繁杂的世事中解脱,白发不必叹息年华流逝。汉江远远地哀悼着西江的水,羊祜和韦丹的事迹早已立碑铭刻。

注释

  •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
  • 司勋:古代官职,负责文书的官员。
  • 梁江:指地名,可能是指江南地区。
  • 心铁:形容内心坚定。
  • 镆利:指的是世间纷扰的事物。
  • 鬓丝:指的是鬓发,白发象征衰老。
  • 汉江:指汉水,流域在现在的中国中部。
  • 羊祜、韦丹:历史上有名的官员和将领,因其功绩而立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古人之事抒发自身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此诗是写给杜牧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赠诗,通过对杜牧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心铁已从干镆利”,这不仅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更显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坚定。接着,白发的描写“鬓丝休叹雪霜垂”,则以一种淡然的口吻,表达了对衰老的接受与不屑。整首诗通过对汉江与西江的描写,深化了对历史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的交错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杜牧司勋字牧之:直接称呼杜牧,说明其身份与名号。
  2. 清秋一首杜秋诗:引入主题,提到秋天的诗意。
  3. 前身应是梁江总:暗示杜牧曾任职的地方,具有历史感。
  4. 心铁已从干镆利:强调内心的坚定,摆脱世俗的束缚。
  5. 鬓丝休叹雪霜垂:表达对生命流逝的平静态度。
  6. 汉江远吊西江水:引发对历史与时光的思考。
  7. 羊祜韦丹尽有碑:提到历史人物,象征着不朽的功绩。

修辞手法

  • 比喻:“心铁”比喻坚韧的内心。
  • 对仗:句子间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李商隐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成熟与衰退。
  • 白发:代表时间的流逝。
  • 汉江、西江: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象征着永恒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的字是什么?

    • A. 牧之
    • B. 子墨
    • C. 义山
    • D. 玉溪
  2.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羊祜、韦丹
    • D. 白居易
  3. “心铁已从干镆利”中的“心铁”有什么含义?

    • A. 代表内心的柔软
    • B. 代表内心的坚定
    • C. 代表内心的忧愁
    • D. 代表内心的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牧
  • 《秋思》 by 张籍

诗词对比

  • 李商隐的《赠司勋杜十三员外》与杜牧的《秋夕》都以秋天为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但李商隐更偏向于历史的深思,而杜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文集》
  • 《杜牧诗文集》

相关查询

古风上知府秘书 雪中苦寒戏嘲 梦觉作 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 牧马山道中 虎丘六绝句·方丈南窗 缲丝行 病起初见宾僚,时上疏丐未抱陆务观云︰春初 题径山凌霄庵 浙东舟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大夜弥天 四字头的字 淆惑视听 相孰 深明大义 笃近举远 口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杀鸡为黍 已就 包含隆的成语 徙意 浑混 龃龉不入 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