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河满子》

时间: 2025-04-30 15:51:57

诗句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1:57

原文展示:

河满子
晏几道 〔宋代〕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白话文翻译:

在镜子前偷偷梳理我的发髻,背过身去假装写字。
那是谁系着红豆的带子,心情正好去春游。
那日杨花在街上飞舞,杏树的果实在墙头已经成熟。
眼底所见的关山让我无奈,梦中云雨却是空虚无用。
问你看我多少怜惜才情,两个眉眼藏尽了离愁。
这次的肠断心痛是难以忍受,最终只能锁定这红楼梦境。


注释:

  • 对镜:面对镜子。
  • 玉箸:形容女子的美丽,玉制的梳子。
  • 银钩:指的是一种书法技艺,象征着女子的才情。
  • 红豆: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爱情。
  • 杨花:春天的象征,指杨树的花絮。
  • 杏子:象征成熟的爱情或美好时光。
  • 关山:喻指离别的忧愁。
  • 云雨:比喻梦中的男女情事。
  • 红楼: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年-约1110年),字善长,号孤山,宋代词人之一,擅长婉约派词作。他的词风细腻、情感丰富,常常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晏几道生活在宋代中期,政治较为动荡,但他在词作中常常展现出个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河满子》创作于宋代,正值晏几道的创作高峰期。此时,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的参与。诗中描绘的春游、离愁与才情,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河满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镜子前的情景,表现出她的优雅与才情。接着,诗人通过红豆和春游引入爱情的主题,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离愁的叹息,展示了在美好与离别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同时又透出淡淡的忧伤。诗中对景物的描写不仅是自然的写照,更是情感的映射,体现了晏几道词作中常见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描绘女子在镜子前整理妆容,暗示她的细腻与优雅,同时“背人”暗示她对外界的羞涩与内心的独白。

  2.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
    红豆象征着思念与爱情,罗带角则是美丽的装饰,表明她正沉浸在春游的愉悦中。

  3.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杨花与杏子象征着春日的生命和情感的成熟,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和爱情的期待。

  4.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关山喻指离别的痛苦,而梦中的云雨则是对爱情的幻想与渴望,暗示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

  5.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怜才”表明对才情的赞赏,“两蛾”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暗示她内心的离愁与无奈。

  6.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结尾处的“肠断”表明对爱情的彻底绝望,而“红楼”则象征着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如“云雨”比喻爱情的幻想。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与美感。
  • 象征:红豆、杨花、杏子等意象均具有象征意义,传达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春天的美好与离愁的痛苦展开,表现出对青春、美好爱情的追忆,同时揭示了对离别与失去的无奈与感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箸:象征女子的优雅与美丽。
  • 红豆:代表思念与爱情。
  • 杨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杏子:象征成熟的爱情与甜蜜的回忆。
  • 关山:隐喻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对镜偷匀玉箸”中的“玉箸”象征什么? A. 书法
    B. 美丽
    C. 离愁
    D. 春游

  2. 诗中“红豆”最可能代表什么? A. 食物
    B. 思念
    C. 友情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红楼”象征了什么? A. 美好的理想
    B. 离别的痛苦
    C. 现实的无奈
    D. 过往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情感的纠结。

诗词对比:

  • 晏几道与苏轼的词作:晏几道的诗词多表现细腻的情感,而苏轼则更为豪放,更加直白地表达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晏几道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写真者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 味道 霓裳羽衣舞歌 闲夕 太湖石 有木诗八首 其三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问鹤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时为河南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轨结尾的成语 蜂起云涌 春回大地 坐镇 殊庭 龠字旁的字 佴之蚕室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氢氧基 凤楼龙阙 寄结尾的成语 几尽一刻 片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累累如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