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6:35
古人重改阳成驿,吾辈欣闻石芥名。
风味可人终骨鲠,樽前真见鲁诸生。
古代的人重视改建阳成驿,而我们这一代人欣喜地听到了石芥的名声。
这种风味让人喜欢,虽然味道辛辣,却在酒樽前真正见到了鲁国的读书人。
作者介绍:朱翌,生于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饮食和文化的独特见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一个重视文化与美食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石芥的赞美,表达了对美食的追求和对文化人群的向往。
《石芥》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歌颂一种植物——石芥,实际上却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对古人重视阳成驿的回忆,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而“吾辈欣闻石芥名”则展现出一种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文化交融。
诗中“风味可人终骨鲠”这一句,使用了对比手法,既表达了石芥的独特风味,又略带辛辣的刺喉感,暗示了美食与人生的复杂关系。最后一句“樽前真见鲁诸生”则引出了鲁国读书人的形象,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的敬仰。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种食材的赞美,更是在探讨人们在饮食和文化中的选择与价值,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文化的尊重,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芥”是什么?
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风味可人终骨鲠”中的“骨鲠”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朱翌的《石芥》,并从中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