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49:09
汉阳无远近,见说过湓城。
云雨经春客,江山几日程。
终随鸥鸟去,只待海潮生。
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汉阳这地方没有远近之分,听说过湓城的路途。
春天的云雨让我这个旅人困于此,江山的路程只剩几日。
我终究会随鸥鸟一起离去,只待海潮再生。
在前路上遇见渔夫,心中感到惭愧,竟不敢询问他的姓名。
郑常,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感受与对自然的思考。他的诗风质朴,常以自然景色寄托情感。
此诗写于郑常被贬至汉阳时,因天气阻碍出行而作。诗中表现了他对旅途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以汉阳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开篇的“汉阳无远近”展示了诗人所处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提到“云雨经春客”,将春天的阴雨和旅人的身份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被困的无奈。诗人通过“鸥鸟”这一意象,暗示着他对自由的渴望,想要随风而去。然而,现实的束缚使他不得不在此等待,等待“海潮生”,暗喻着对未来的期盼与不确定。最后一联提到“前路逢渔父”,在遇见渔父的瞬间,诗人感到羞愧,体现了他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自责。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思考。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境遇的自省,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汉阳的特点是什么?
A. 远近分明
B. 孤寂幽静
C. 繁华热闹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鸥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迷茫
C. 追求
答案:A
诗人为何感到惭愧?
A. 对渔夫的身份
B. 对自己境遇
C. 对未来的未知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