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19
寄贺郑常侍
作者: 李洞 〔唐代〕
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
吏穿霞片望,僧扫月棱归。
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郑常侍的敬意和思念。诗中描绘了山川与大地的恩惠,远处的高飞鸟儿纷纷降落,似乎在传达一种温暖的情感。官吏在云霞中遥望,而僧人则在月光下归来,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作者在朝拜时,感受到烟雾笼罩的近处,林间的时光流逝得微弱而缓慢。最后,作者提到曾经的交流,借此慰藉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为抒情和山水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是李洞寄托于郑常侍之上的思念与祝福,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寄贺郑常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恩惠和宁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祝福。开篇以“山亦怀恩地”点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接着描述高飞的鸟儿纷纷降落,象征着归属与安宁,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接下来的两句中,官吏和僧人分别在霞光和月光的照耀下,展现出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
最后两句则体现了作者的思念之情,通过回忆曾经的交谈,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融入了自然意象,使得情感更加深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情相融的氛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高禽尽下飞”中的“高禽”指代什么?
A. 低飞的鸟
B. 高飞的鸟
C. 走兽
D. 昆虫
诗人是以什么自然现象来表现思念之情的?
A. 雨
B. 雪
C. 云霞与月光
D. 风
诗中提到的“省拜墀烟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亲近感
B. 疏远感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寄贺郑常侍》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