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武皇巡幸歌 其二》

时间: 2025-04-23 15:26:00

诗句

齐鲁巡游地,苍生见紫微。

晴云随鹢舫,春水照龙衣。

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

观鱼移白日,鼓吹月中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26:00

原文展示:

齐鲁巡游地,苍生见紫微。
晴云随鹢舫,春水照龙衣。
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
观鱼移白日,鼓吹月中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帝巡游齐鲁地区的盛况,百姓见到紫微星代表的皇权而感到欢欣。明媚的云彩伴随着轻快的船只,春水映照着帝王的龙袍。柳树旁,成千上万的官员聚集,沙滩边,七所学校的学生围绕。观赏鱼时,阳光伴随着归家的鼓乐声。

注释:

  • 齐鲁: 指的是齐国和鲁国,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地区,今山东省一带。
  • 紫微: 紫微星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宿,象征着帝王的权威。
  • 鹢舫: 指的是一种轻便的船只,适合在水面上航行。
  • 龙衣: 指帝王的服装,通常上面有龙的图案,象征着皇权。
  • 千官: 指成千上万的官员。
  • 七校: 指古代的七所学校,可能象征着文化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 观鱼: 观赏鱼,可能指一种游乐活动,象征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 鼓吹: 指乐器演奏,包括鼓和其他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谢榛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武皇巡幸歌》是谢榛为皇帝巡游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崇拜与期待。诗中展现的盛大场面和百姓的欢庆,体现了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和谐。

诗歌鉴赏:

《武皇巡幸歌 其二》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昂扬的情感,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诗的开头以“齐鲁巡游地”引入,立即设置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展现了皇帝巡幸的庄严场面。接着,诗人通过“晴云随鹢舫,春水照龙衣”的描写,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气候与水面映照出的龙袍,生动地表现出皇帝的威仪与自然的和谐。

“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巡游时的热闹场面,成千上万的官员聚集在柳树旁,七所学校的学子在沙滩边围绕,显示出文化的繁荣与帝国的兴盛。这种场景不仅是对皇权的崇拜,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最后两句“观鱼移白日,鼓吹月中归”则用“观鱼”这一轻松的活动,来平衡前面的繁华与庄重,使整首诗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齐鲁巡游地: 说明诗的背景,皇帝在齐鲁地区巡游。
  2. 苍生见紫微: 描述百姓见到皇权象征紫微星时的喜悦。
  3. 晴云随鹢舫: 描述巡游时的天气晴朗,船只轻快行驶。
  4. 春水照龙衣: 春天的水面映照出皇帝的龙袍,象征着尊贵。
  5. 柳畔千官拥: 柳树旁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官员,场面热闹。
  6. 沙边七校围: 学校的学生也围绕在沙滩边,展示文化气氛。
  7. 观鱼移白日: 观鱼活动轻松愉快,时间似乎因美好而暂停。
  8. 鼓吹月中归: 乐声响起,伴随月光,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晴云随鹢舫,春水照龙衣”。
  • 比喻: 用“紫微”象征皇权,增强了诗的意蕴。
  • 拟人: 通过“观鱼移白日”的描写,赋予景物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巡游的盛况,表现了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和对皇权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呈现了一幅和谐的社会图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微: 皇权与权威的象征。
  • 龙衣: 帝王身份的象征。
  • 千官、七校: 代表了官场与文化教育的繁荣。
  • 晴云、春水: 自然美景,象征和谐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哪个星宿象征皇权?

    • A) 北斗
    • B) 紫微
    • C) 昴星
    • D) 斗宿
  2. “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中,千官和七校分别代表什么?

    • A) 军队与商人
    • B) 官员与学生
    • C) 百姓与士兵
    • D) 诗人和画家
  3. 诗中提到的“观鱼”代表什么?

    • A) 劳动
    • B) 娱乐
    • C) 学习
    • D) 祭祀

答案:

  1. B) 紫微
  2. B) 官员与学生
  3. B) 娱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武皇巡幸歌》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了皇权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粗略解读:

《春江花月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武皇巡幸歌》则以宏大的场面反映了国家的繁荣与皇权的强大,二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侧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吊刘烈士炳生 吊刘烈士炳生 吊刘烈士炳生 吊刘烈士炳生 吊刘烈士炳生 百字令 巢南以词见示,用世不售,乃慨然有 虞美人 题稼轩词 偕刘申叔、何志剑、杨笃生、邓秋枚、黄晦 吊鉴湖秋女士 吊鉴湖秋女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龙门点额 巛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火地 秤权 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离坚白 包含揉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轩铜 瘠瘁 造言之刑 老物可憎 触目兴叹 百花争艳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