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壶子》

时间: 2025-07-27 13:15:29

诗句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3:15:29

原文展示: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白话文翻译:

这位优秀的工匠曾经陶冶情操,常常在笔砚之间度过时光。
自从他踏入书桌旁,我总是担心身边有孩子。
他在静心中屹立已久,提携着细致的思考。
不应嫌弃器具小巧,它依然能发挥助人的功用。

注释:

  • 良匠: 优秀的工匠,技艺高超的人。
  • 陶莹: 形容陶冶情操,心灵清澈明亮。
  • 笔砚: 文房四宝之一,指的是笔和墨砚。
  • 几案: 桌子,这里指书桌。
  • 儿童: 小孩,这里指可能打扰到工作的孩子们。
  • 卓立: 屹立,站立得很稳。
  • 澄心: 清心寡欲,心境清明。
  • 提携: 带动、引导,这里指引导思考。
  • 济人功: 帮助他人的功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字子安,号无为,曾任官职,后辞官隐居,专心于诗词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哲理与生活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创作背景:

《水壶子》是贯休在漫长的书房生活中所创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对艺术、器具的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小器物的赞美,暗示着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价值。

诗歌鉴赏:

《水壶子》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贯休对日常生活的独特视角。诗的开头通过“良匠”与“笔砚”的描写,引出工匠的优秀与专注,这不仅是对工艺的赞美,也是对创作态度的肯定。接着提到“亲几案”,暗示诗人在创作时的投入与专注,而“常恐近儿童”则展现出一种对纯真无邪的保护,反映了诗人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卓立澄心久”是一句极具哲理的表达,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深思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则是对小器物的肯定,表明即便是微小的工具,也能在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提醒我们珍视身边的每一个细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工匠精神,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关注,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良匠曾陶莹: 描绘出这位工匠的品德和修养。
  2. 多居笔砚中: 指其生活与书法艺术密切相关。
  3. 一从亲几案: 表达与书桌的亲密关系,暗示其对艺术和创作的执着。
  4. 常恐近儿童: 反映出他对纯真与无邪的保护,显示出一种责任感。
  5. 卓立澄心久: 说明他在静思中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心态。
  6. 提携注意通: 强调引导和启发思考的重要性。
  7. 不应嫌器小: 表达对小器物的重视和尊重。
  8. 还有济人功: 强调即使是微小的工具也有其重要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工匠比作心灵的陶冶者,强调其艺术性。
  • 对仗: 在诗句的构成上体现了工整与和谐。
  • 排比: 通过句式的重复,强调主题的连续性与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惜,传达出在平凡中寻找非凡的哲理,鼓励人们重视生活中的小事,认识到它们在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匠: 象征技艺与专注。
  • 笔砚: 代表文化与艺术。
  • 儿童: 象征纯真与无邪。
  • 器小: 隐喻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良匠”指的是什么? A. 优秀的工匠
    B. 普通的工人
    C. 小孩子

  2. “不应嫌器小”中“器”指的是什么? A. 大型器具
    B. 小器物
    C. 人的才能

  3. 贯休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琵琶行》与《水壶子》: 两者都表达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但《琵琶行》更多地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而《水壶子》则专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

相关查询

题温汤驿三首 岁穷雨夜独卧山斋 邛州青霞嶂 陪孙之翰太傅登成都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羹墙之思 风赋 怙恩恃宠 空弦 瓜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姣姬 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骨勇 一阴一阳之谓道 而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大事铺张 眼空一世 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七穿八洞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