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落花五十首 其九》

时间: 2025-05-06 02:55:01

诗句

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陈。

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

门墙蹊径俱寥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5:01

原文展示: 落花五十首 其九 沈周 〔明代〕 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陈。 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 门墙蹊径俱寥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白话文翻译: 昨天的繁华景象还历历在目,今天转眼间就变得陈旧。 紧闭的羊户没有客人来访,周亭边却有醉酒的人。 露水和烟雾似乎在为旧物哭泣,蜗牛和蚂蚁在悼念即将逝去的春天。 门墙和路径都显得十分冷清,但丞相知道时节变化,并不生气。

注释:

  • 焕眼新:形容景象新鲜,令人眼前一亮。
  • 瞥眼:转眼间。
  • 羊户:指紧闭的门户。
  • 漫藉:随意地。
  • 周亭:指某个亭子。
  • 露涕烟洟:形容露水和烟雾像是在哭泣。
  • 蜗涎蚁迹:蜗牛的痕迹和蚂蚁的足迹。
  • 寥落:冷清,不热闹。
  • 丞相:古代的高官,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某个高官。
  • 嗔:生气。

诗词背景: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落花五十首 其九》描绘了春末花落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首两句“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陈”直接对比了昨日的新鲜与今日的陈旧,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中间两句“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则通过对比无人来访的冷清和醉酒人的随意,进一步加深了世态的冷暖对比。最后两句“门墙蹊径俱寥落,丞相知时却不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深刻理解,即使周围环境冷清,但诗人或丞相并不因此生气,显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昨日”与“今朝”的时间对比,突出了繁华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
  • 第二句的“瞥眼”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
  • 第三句的“深关羊户”和“无来客”描绘了冷清的景象,与“漫藉周亭有醉人”形成鲜明对比。
  • 第四句的“露涕烟洟”和“蜗涎蚁迹”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最后两句的“寥落”和“不嗔”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淡然和对时节变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时间的流逝。
  • “羊户”:象征着封闭和孤独。
  • “醉人”:象征着逃避现实和放纵自我。
  • “露涕烟洟”:象征着哀伤和不舍。
  • “蜗涎蚁迹”:象征着微小生命的活动和对逝去春光的哀悼。

互动学习:

  1. 诗中“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愤怒
  2. “深关羊户无来客”中的“羊户”指的是什么? A. 羊圈 B. 紧闭的门户 C. 羊群 D. 羊的叫声
  3. 诗中“丞相知时却不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愤怒 B. 无奈 C. 超然 D. 悲伤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杜甫的《春望》、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诗词对比: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沈周诗集》、《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和介甫正月二日 后圃偶成 滍城 送兄弟还都至长葛河上四首·晚步 六弟亲诣松楸时祭 陪晏相公游韩王水硙园三首 其一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四 晚霁 乐道示长句辄次韵 和原甫安福院二绝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丁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齊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古经 玩爱 以为口实 专对 百岁之盟 飞米转刍 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卵求鸡 历久弥坚 众星环极 十进制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