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2:31
阳关曲 戊子八月既望感怀
渡头凝伫不逢仙,一镜当空忍独圆?
夜潮骤起赤鳞舞,衔得明珠来梦边。
渡头静静地站着,未曾遇见仙人,一轮明月高悬,我独自忍受这孤独的圆满?夜潮汹涌而起,赤色的鱼在水中舞动,衔着明珠来到我的梦边。
该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渡头”、“明月”、“夜潮”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渴望。明月常被视为理想与情感的象征,潮水则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风光,常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之间寻求平衡。他的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哲思,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本诗作于戊子年(对应公历年份),八月既望时节,正值仲秋。诗人可能在渡口静思,感受到孤独与对理想的追寻,故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感慨。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渡头沉思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情绪。开篇“渡头凝伫不逢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诗人似乎在等待理想中的仙人,却始终未能如愿。接着“明月高悬,我独自忍受这孤独的圆满”,则进一步突出诗人的孤独感,月亮的圆满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思考。
“夜潮骤起赤鳞舞,衔得明珠来梦边”,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潮水的涌动与鱼儿的舞动,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与梦想。这里的“明珠”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虽然生活中充满波折,但梦想依然在心中闪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融合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在追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人生的哲思。
诗中“渡头凝伫不逢仙”表达了什么情感?
“夜潮骤起赤鳞舞”中的“赤鳞”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熊盛元的《阳关曲》更注重内心感受与现实的对比,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洒脱与豪情。两者皆以月亮为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