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阳关曲(军中)》

时间: 2025-04-29 09:51:45

诗句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1:45

原文展示

阳关曲(军中)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
金甲牙旗归故乡。

白话文翻译

在受降城下,紫髯的将领正显得威武雄壮。
在戏马台南,回忆起往日的战斗场景。
我恨你没有抓住契丹的首领,
让那金色甲胄和牙旗归还故乡。

注释

  • 受降城: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城池,通常用于投降或签订和约的地方。
  • 紫髯郎:紫色胡须的将领,形容其威武或有威望。
  • 戏马台:古代的一个场所,可能用于骑马表演或训练。
  • 契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曾与宋朝有过多次战争。
  • 金甲牙旗:指的是契丹军队的金色铠甲和牙旗,象征着他们的军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宋朝与契丹的多次战争之际。诗中表现了对战斗的回忆和对未能抓住敌方首领的遗憾,反映了军人的忠诚与无奈。

诗歌鉴赏

《阳关曲(军中)》通过对古战场的回忆,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遗憾。开头的“受降城下紫髯郎”勾勒出一位威武的将领形象,显示出对战场的怀念与敬畏。通过“戏马台南旧战场”,诗人抒发了对往昔战斗的追忆,仿佛耳边回响着战斗的号角,心中充满激昂。

而后两句“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则转向对战局的惋惜。诗人表达了对未能成功捕获敌方首领的遗憾,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军人对于荣誉与家国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受降城下紫髯郎:描绘一位英俊的将领站在受降城下,暗示他在战争中高昂的士气。
  2. 戏马台南旧战场:通过回忆昔日的战斗场景,表达对过去辉煌战绩的怀念。
  3. 恨君不取契丹首:表达对战友的遗憾,未能把敌方首领俘获,显示出对战斗结果的不满。
  4. 金甲牙旗归故乡:通过对敌方旗帜和铠甲的描绘,表现出对故乡与安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战斗的荣耀与遗憾。
  • 象征:金甲与牙旗象征着战争的胜利与荣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国家与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紫髯郎:象征着英勇与威武,表现了将领的气度。
  • 戏马台:象征着战斗与荣誉,是战士们的追忆之地。
  • 金甲牙旗:象征着敌军的力量与荣耀,暗示着对胜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髯郎”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将领
    B. 一个诗人
    C. 一位普通士兵

  2. “恨君不取契丹首”中的“契丹”是指哪个民族?
    A. 汉族
    B. 满族
    C. 北方少数民族

  3. “金甲牙旗”象征着什么?
    A. 胜利与荣耀
    B. 家乡的温暖
    C. 战斗的悲惨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与《阳关曲》相似,表现出对战斗与荣誉的渴望,但在表现手法上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王季德提刑宝文少卿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一 观陂水 寓仙林寺待班戏题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其三 食蒸饼作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适庵 戏咏陈氏女剪彩花二绝句·拒霜 入程乡县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到家 投置闲散 初生牛犊不怕虎 指索 排版 走花道 首字旁的字 称雨道晴 鼓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高才硕学 竹兜 羊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祸起飞语 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