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00
高台上,矗立孤塔。
下俯银河,直接飞流,三峡声闛鞳。
乱落万山深处,众响俱相答。
惊惝恍,黯黮蛟龙湿云合。
西峰偏突起,狮子崚嶒,怒涛低压。
耳畔风萧飒。
最上携筇,翠黛澄鲜,朱光煜爚,此景真得巨然法。
在高高的台上,矗立着一座孤独的塔。
俯瞰银河,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伴随着三峡的轰鸣声。
瀑布从万山深处轰然落下,回声在山谷中交错。
惊惧迷惘,湿润的云层中似有蛟龙隐匿。
西峰突兀而起,如同狮子般险峻,怒涛在低处压迫。
耳边传来风声萧瑟。
直到最上面,手握拐杖,翠绿的山峦清晰鲜明,朱光闪烁熠熠,这样的景象真是壮丽无比。
作者介绍:董元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山水风光,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董元恺游览文殊台时,表达了他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文殊台是著名的风景胜地,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
《过涧歇 其三 文殊台瀑布》通过高台的俯瞰视角,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诗中以“孤塔”开篇,给人一种孤高自赏的感觉,接着“下俯银河”,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水流如银河般奔腾而下,展示出一种宏大的气势。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三峡声闛鞳”表达了瀑布的轰鸣,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声音的交响。诗人通过“乱落万山深处”描绘了瀑布从高处轰然落下,回声在山间回荡,形成了一种震撼的氛围。
在“惊惝恍,黯黮蛟龙湿云合”中,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出自然景象的神秘与奇幻,仿佛在暗示着潜藏于云雾中的神秘生物,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诗意。最后,诗人以“最上携筇,翠黛澄鲜,朱光煜爚”结束,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绚丽与多彩,传达出一种和谐共存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壮丽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崇敬,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台”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河”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惊惝恍,黯黮蛟龙湿云合”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较,董元恺的《过涧歇 其三 文殊台瀑布》更注重声音的描绘与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示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两者皆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