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2
西楚。挂片席春晚柳绵飞空,水急滩声疑雨。慰愁旅。万一婵媛佩玦,凤吹临前浦。旷望久渺渺微波未通语。往事重省,万里乘风破浪去。海山天迥,经旬变寒暑。何似江头,夕照光中,坎侯歌罢,自有待月留云处。
在西楚的河边,春天的晚风中柳絮如片片飞舞,急流的水声让人怀疑是下雨。旅途中的愁苦得到了些许安慰。即使有一天,像婵媛那样佩戴着美玉的女子,凤鸟的歌声在岸边响起,我也无心去听。望向远方,微波荡漾,似乎没有人可以传递我的心语。往事重温,曾经乘风破浪而去,千里之外的海山在变化,时光在寒暑中流转。何必和江边的夕阳相比,那是光辉中的坎侯歌声,月亮自会在云中等候。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常融入游历的体验。
本诗写于作者江中游历时,借舟行江上之际,抒发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此诗以江河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河边景色,诗中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动人的自然画面。首先,诗者通过“挂片席春晚柳绵飞空”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柔美,柳絮飞舞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接着,水急滩声与春雨的联想,暗示着内心的愁苦。诗中的“万一婵媛佩玦”则引入了美丽女子的形象,虽美却无法慰藉游子的孤独。之后的“旷望久渺渺微波未通语”显示出诗人与远方的隔绝,心灵的孤独愈发显得深沉。诗的后半部分,借用自然景色反映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最终以“夕照光中,坎侯歌罢”收束,留给人一种淡淡的哲思与哀愁,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挂片席春晚柳绵飞空”中,“柳绵”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绳索
B. 柳树的花絮
C. 柳树的根
D. 柳树的叶子
诗中提到的“婵媛”象征了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亲情
C. 自然风光
D.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