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甲寅九月末雨至十月二十三日得晴闻是日六飞进狩诸将告捷》

时间: 2025-07-30 06:09:37

诗句

密雨重阴一月馀,似闻征马又长驱。

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09:37

原文展示:

密雨重阴一月馀,似闻征马又长驱。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白话文翻译:

密集的雨水和阴云持续了一个多月,仿佛又听到征马的长驱声。奇怪的是,林外突然升起了晴天,已经传来江边的捷报。

注释:

  • 密雨:指细密的雨。
  • 重阴:指阴云密布,天气阴沉。
  • 征马:指出征的马,暗指征战。
  • 长驱:指快速奔驰,形容马匹的奔腾。
  • 怪来:奇怪的是,出乎意料。
  • 林外:指树林之外。
  • 晴日: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 :这里是传达、报送的意思。
  • 捷书:胜利的公文,战斗胜利的消息。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征马和报捷书是古代战争中常见的元素,反映了士兵出征的情景以及归来的胜利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君实,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当时动荡的年代,以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时局的思考。他的诗风简练,情感真挚,特别关注自然与人事的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甲寅年(公元1164年)的九月末,正值连绵阴雨之中,作者既感受到大自然的压抑,又因战事的胜利而感到振奋。诗作反映了当时士兵出征的情形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密雨重阴”开篇,渲染出了一种阴郁的氛围,诗人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后,心中难免感到压抑。接下来,作者通过“似闻征马又长驱”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战斗的期待与担忧。诗中“怪来林外升晴日”一句,突显了天气的转变,仿佛在暗示着胜利的到来。而最后一句“已奏江边报捷书”则点明了诗的主题,传达出战斗胜利的消息,令全诗在阴霾中闪现出一丝光亮。

整首诗结构简练,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在阴郁气候与胜利消息之间的强烈反差,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捕捉,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雨重阴一月馀:描绘了一个多月来持续的阴雨天气,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2. 似闻征马又长驱:通过听到征马的声音,表达了对战争的关注。
  3. 怪来林外升晴日:突显出意外的晴天,为后文的胜利消息铺垫。
  4. 已奏江边报捷书:胜利消息的传来,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来临。

修辞手法:

  • 对比:阴雨与晴日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使气候变化与人事相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希望,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寻求胜利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密雨:象征压抑与困境。
  • 征马:象征战争与行动。
  • 晴日:象征希望与胜利。
  • 报捷书:象征胜利的消息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征马”主要象征什么?

    • A. 农田
    • B. 战争
    • C. 旅行
    • D. 休闲
  2. 诗的最后一句话传达了什么信息?

    • A. 战斗的失败
    • B. 胜利的消息
    • C. 自然的变化
    • D. 人民的苦难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郑刚中的这首诗更加侧重于对战争的关注与胜利的期待,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修辞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远游 东篱三首 其一 早晴 甜羹之法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醯酱山 仲秋书事十首 其四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郭氏山林十六詠桂壑 读史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杂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沐猴冠冕 包含丘的词语有哪些 怀德 長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窘促 色色俱全 讦忤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包含捞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霜露之辰 糹字旁的字 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激昂青云 半三不四 弋字旁的字 回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