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萧山老儒余志宁求拙庵诗为赋之》

时间: 2025-05-01 07:43:53

诗句

纸窗竹屋闭幽深,古木檐头对好阴。

大巧家风祗如此,世人何苦用机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3:53

原文展示:

纸窗竹屋闭幽深,
古木檐头对好阴。
大巧家风祗如此,
世人何苦用机心。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间纸窗竹屋,静谧幽深;
古老的树木在屋檐上投下美丽的阴影。
真正的精巧家风不过如此,
世人何必为了聪明的心思而烦恼呢?

注释:

  • 纸窗:用纸制成的窗户,传统的房屋构造。
  • 竹屋:用竹子搭建的房屋,体现了简朴的生活方式。
  • 幽深:形容环境静谧而深邃。
  • 好阴:形容树荫的美好,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大巧:指非常高明的技艺或精巧的风格。
  • 家风:家庭的风气和传统。
  • 机心:聪明或心计,强调不必要的复杂心思。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家风”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家庭的道德和风气,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华,号若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崇尚简朴的生活哲学,常在诗中表达对世俗的反思与批判。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郑刚中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世俗的批判。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古朴家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人以纸窗竹屋的静谧环境为背景,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不仅是物质的简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诗中“纸窗竹屋”象征着自然和简单,而“古木檐头”则增添了一种古朴的韵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出了对世俗聪明心计的质疑,认为真正的聪明在于简约和宁静,而不是复杂的心思。通过这样的对比,郑刚中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真实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纸窗竹屋闭幽深: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居所,给人以安宁的感觉。
  2. 古木檐头对好阴:古老的树木在屋檐下投下阴影,暗示自然的和谐。
  3. 大巧家风祗如此:强调真正的精致和风雅在于简单的生活方式。
  4. 世人何苦用机心:质疑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复杂与算计的必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纸窗、竹屋、古木都寓意着简朴与自然,反映了诗人的价值观。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对世俗复杂心思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批判世人对复杂心思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真实智慧的理解。

意象分析:

  • 纸窗:象征脆弱与简单,体现诗人的简朴追求。
  • 竹屋:代表自然与和谐,反映出对返璞归真的向往。
  • 古木:象征历史与传统,传达出对古风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居所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A. 砖瓦
    B. 竹子
    C. 木头

  2. 诗中“何苦用机心”意在指责什么? A. 复杂的生活
    B. 纯真的心灵
    C. 不必要的聪明

答案:

  1. B. 竹子
  2. A. 复杂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将郑刚中的这首诗与王维的《终南山》进行对比,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郑的这首诗则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二十九 管大夫 寄路倅洪泽阻水 其二 醉公子 印象西湖借雪泥翁韵 赠逍遥子 赠表弟陈莱寿 捣衣曲 养斋 琵琶泉(旧治通判厅西,清冽可酿酒) 湖心亭 唐世曜秋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弦歌不绝 同字框的字 救火追亡 时禁 致乐 无路可走 狆家 克己复礼 秃子 眼饧骨软 不紧不慢 巳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