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4:43
题左举善郊居四绝 其二 听松
作者: 史浩 〔宋代〕
不吟柳绿与桃红,
久要论交十八公。
想得阶前月如剪,
独将双耳立西风。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思考,他不愿意去吟唱春天的柳绿与桃红,而是想要与朋友一起畅谈。想象着台阶前的月亮如同剪刀一般,静静地矗立在西风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十八公”可能是指历史上与诗人有深厚交情的朋友,具体指代可能不明,反映了文人交友的传统。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实,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中,结合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在这首诗中,史浩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不吟柳绿与桃红”引入,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的美景并不热衷,反而更想与朋友进行深刻的交流。这样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物质景象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着,诗人想象着“阶前月如剪”,这句描绘了月亮在台阶前的景象,月光清冷而明亮,给人以宁静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自面对西风,双耳倾听松树的声音,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听觉画面。松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似乎在回应诗人的思绪。这种意象传达出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崇高敬意。诗的意境清新而悠远,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孤独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绿与桃红”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秋天的萧瑟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想与谁长久交往?
A. 自然
B. 朋友
C. 家人
D. 同事
诗中“月如剪”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朋友
B. 自然
C. 月亮
D. 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