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童丱须知 其七》

时间: 2025-05-04 10:10:35

诗句

勿嫌糠秕勿嫌陈,当念农家种苦辛。

输得逋租盈廪廥,却归耕陇作饥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35

原文展示:

勿嫌糠秕勿嫌陈,当念农家种苦辛。
输得逋租盈廪廥,却归耕陇作饥民。

白话文翻译:

不要嫌弃粗糙的谷物,不要嫌弃陈旧的粮食,
要想到农民辛勤耕作的苦涩。
即使交了逾期的租金,仓库里满是粮食,
最终还是要回到田间地头,成为饥饿的农民。

注释:

  • 糠秕:糠是稻谷去皮后剩下的外壳,秕是指颗粒不饱满的谷物。这里指的是劣质的粮食。
  • :指的旧的、过时的粮食。
  • 农家:指的是农民家庭,强调他们的辛勤和艰辛。
  • 逋租:指拖欠的租金。
  • 盈廪廥:指仓库里装满了粮食。
  • 耕陇:指回到田地里继续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主要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尤其擅长描写农民的生活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和对粮食的珍惜,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童丱须知 其七》通过简单而质朴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关怀。诗中以“勿嫌糠秕勿嫌陈”开篇,直接劝诫读者要珍惜粮食,不论其品质如何。这不仅是对个人消费观的警醒,更是对整个社会粮食观念的反思。诗人强调,农民在辛苦耕作中所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值得每一个人去尊重与珍惜。

接下来的“输得逋租盈廪廥”,则揭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即使农民辛勤劳动,依然无法逃脱经济压迫的命运。他们的粮仓虽然满盈,但由于经济负担,最终仍要回到田间地头,成为“饥民”。这一句不仅反映了农民的困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结构的不公。

整首诗以“饥民”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同情与忧虑,让人感受到农民生存状态的无奈与悲哀。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勿嫌糠秕勿嫌陈”:劝诫人们不要嫌弃劣质和旧粮,强调珍惜粮食。
    2. “当念农家种苦辛”:提醒读者要铭记农民辛勤耕作的艰辛。
    3. “输得逋租盈廪廥”:即便仓库满是粮食,但农民仍需交租,体现经济压力。
    4. “却归耕陇作饥民”:最终农民还需回到田地,依然面临饥饿的困境。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粮食的充盈与农民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社会不公。
    • 反复:开头反复使用“勿嫌”,加深了对珍惜粮食的强调。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农民生存状况的描绘,揭示了社会对农民的忽视,呼吁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关注农民的生存困境。

意象分析:

  • 糠秕:象征着不被重视的劳动成果,反映社会对农民的忽视。
  • 农家:代表着辛勤和劳作,体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
  • 盈廪廥:象征着表面富足,实则掩盖了深层的经济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糠秕”是什么意思? A. 优质的粮食
    B. 粗糙的谷物
    C. 新鲜的蔬菜

  2. 诗歌主旨是呼唤人们:
    A. 珍惜粮食
    B. 拒绝耕作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 by 李绅:同样表达对农民勤劳的赞美和对贫困的同情。
  • 《春晓》 by 孟浩然: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农民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对比史浩的《童丱须知 其七》和李绅的《悯农》,两者均体现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关注,但史浩更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批判,而李绅则更强调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与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包含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对比学习。
  2. 《中国古代农民诗歌研究》:深入分析农民诗歌的主题与表现手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孔通直逖怀蓬居诗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 其二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 其一 寒松诗 细言应令诗 怀旧诗九首 其八 伤刘沨 怀旧诗九首 其六 伤李圭之 怀旧诗九首 其五 伤虞炎 怀旧诗九首 其四 伤王谌 怀旧诗九首 其三 伤庾杲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觞随波 日字旁的字 包含咒的词语有哪些 气高胆壮 逐风追电 亅字旁的字 吞舟是漏 韦字旁的字 利害攸关 遗话 礼生 月字旁的字 包含膻的词语有哪些 未焚徙薪 包含埠的词语有哪些 无羊月 隹字旁的字 噤口卷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