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34
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
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
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
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
长江从远方奔流而来,中间有一块坚硬的岩石直立。
巨大的水流深深淹没了根基,孤独的山峰高耸入云。
水流倒回三峡,独自占据着九江的水面。
这里真是海门关,波涛汹涌,险象环生,无法比拟。
童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山河的热爱。
这首诗作于童潮游览长江时,旨在描绘长江的壮阔景象,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小孤山》通过描绘长江水流与孤峰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诗的开篇“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直接引入长江这一宏伟的自然景观,表现出它的浩瀚与力量。而“一砥中流峙”则通过“砥”字,强调了孤山的坚韧与不屈,象征着在强大自然面前的顽强生命力。
接下来的“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更是通过对比,突出孤峰在巨大的水流中依然高耸入云,仿佛在挑战自然的力量。此时,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冲突的张力,既有水的柔情似水,又有山的坚硬如石,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诗歌的推进,“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诗人通过水流的回转,体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与无穷力量,而“独据九江水”则进一步强调了孤峰的孤独感,表现出对孤独的思考。
最后一句“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将整个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自然险境的敬畏与赞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江与孤峰的壮丽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与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一条?
诗中“孤峰插汉起”中的“汉”指的是什么?
“波涛险莫比”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