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1:35
先生已归来,遗此折腰地。
不见督邮人,祗闻解印事。
径花虽就荒,台月还留醉。
赋罢清流诗,西畴春已至。
老师已经回来了,留下了这片折腰的土地。
不见督邮官,只有听说他解印的事情。
小径的花虽然变得荒芜,楼台的月色仍让人陶醉。
写完了《清流》这首诗,西边的田畴春天已经来到。
童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风格自然清新。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自己的故乡及其情感的思考相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往事的追忆。
《渊明故址》是一首以自然为主题的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诗歌开头以“先生已归来”引入,暗示诗人为故乡的归属感和对故人的思念。接着提到的“督邮人”,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淡漠与不屑,显示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小径、花朵、月亮等意象,交织出一个清新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赋罢清流诗”可理解为诗人在创作后的一种内心的满足与丰盈,暗示着他对文人生活的追求。而最后一句“西畴春已至”,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暗示着新的生活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感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督邮人”指的是:
A. 负责地方事务的官员
B. 诗人的朋友
C. 自然景象
D. 诗人的故乡
诗中“台月还留醉”中的“醉”指的是:
A. 酒醉
B. 对美景陶醉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诗的沉迷
答案:
以上是对《渊明故址》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