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1:18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河边的鼓声和灵旗飘扬,嫦娥的圆镜微微倾斜。
满天星空如同一幅巨幕,缓缓转动的北斗星就像车子。
尽管机器停止,石头仍然安静,桥梁完成而不妨碍木筏。
谁知道那观津的女子,整夜在天边望着云的尽头。
天河开启了云的帐幕,神仙驾驭着星星的桥。
她初喜渡过了银河,却又频频惊叹北斗的旋转。
余晖如锦绣般张开,闪电轻盈如红绡。
这并非人间的景象,反而让人悲叹重聚遥遥无期。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富有哲理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七夕节期间,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诗中通过描绘天上的景象,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重聚的渴望。
《七夕二首》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篇的“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将节日的氛围和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浪漫而又神秘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意象,如“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仿佛进入了一个人间与仙界交汇的时空。
诗中“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观津女在夜空下孤独地守望,传达出对牛郎的思念与期待。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逐渐深厚,尤其是在“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中,女儿的初喜与后来的惊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期待,因而富有哲理。最后一句“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重聚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七夕的美丽景象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重聚的无奈,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情感,反映出人性中的柔情与惆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古代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神秘的理解。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填空题: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描绘了__的美丽场景。
判断题: 诗中“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诗的魅力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