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瓜州南楼》

时间: 2025-05-05 21:49:03

诗句

金焦壁立原无地,吴楚中分独此门。

万里风清悲白鸟,六朝踪迹倚黄昏。

山光隐见云边寺,日气霏微海上村。

闻道长安应不远,野人端欲献江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49:03

原文展示:

登瓜州南楼
施侃 〔明代〕
金焦壁立原无地,
吴楚中分独此门。
万里风清悲白鸟,
六朝踪迹倚黄昏。
山光隐见云边寺,
日气霏微海上村。
闻道长安应不远,
野人端欲献江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瓜州南楼时的景象与感受。诗人看到金色的焦壁耸立,似乎没有平坦的土地,吴国和楚国在这里分界,只有这一扇门。万里之遥的风清中,白鸟在悲鸣;六朝的遗迹在黄昏时分依依可见。山光隐约中可以看见云边的寺庙,阳光透过微雾洒在海上的村落。听闻长安应该不远,乡野之人正在准备献上江边的美味。

注释:

  • 金焦壁:形容墙壁金色,坚硬如焦木,意指环境的荒凉。
  • 吴楚: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吴国和楚国,象征着分隔与不同。
  • 白鸟:可能象征孤独或悲伤,表达诗人内心感受。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六个朝代,包括东吴、东晋、南朝的多个朝代,代表历史的沧桑。
  • 江蘩:江边的特产,象征着乡土情怀。

典故解析:

  • 六朝: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提到它,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沉浮。
  • 长安:古都长安是中国文化与政治的中心,提到长安,显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侃(约1560-1639),明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游历途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瓜州南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及情感的深刻表达。诗的开头便以“金焦壁立原无地”揭示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吴楚中分独此门”展现了地理的分隔,暗示着历史和文化的交错,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万里风清悲白鸟”一句,清风送来白鸟的悲鸣,极富画面感和情感的共鸣,仿佛让人感受到鸟儿的无奈与孤独。而“六朝踪迹倚黄昏”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勾勒出历史的沧桑,黄昏的意象更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山光隐见云边寺,日气霏微海上村”,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结合,表现出一种幽静的和谐美。在这幅画面中,寺庙与村落的存在,彰显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共生。

最后一句“闻道长安应不远,野人端欲献江蘩”则在描绘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施侃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焦壁立原无地:描绘了坚固的金色墙壁,给人一种无处可立的感觉,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
  2. 吴楚中分独此门:象征地理的分隔,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交融。
  3. 万里风清悲白鸟:以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悲伤,白鸟的悲鸣是一种情感的象征。
  4. 六朝踪迹倚黄昏:历史的沧桑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迷人。
  5. 山光隐见云边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隐约见到寺庙,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6. 日气霏微海上村:描绘了阳光洒在海上村落的轻柔情景,展现出自然的温暖。
  7. 闻道长安应不远:对故乡长安的思念,传达出一种亲切感。
  8. 野人端欲献江蘩:展现了乡土的淳朴与温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墙壁比作金色的焦木,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白鸟”的悲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焦壁:象征坚固与荒凉。
  2. 白鸟:孤独与悲伤的象征。
  3. 黄昏: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感。
  4. 寺庙:人文精神的寄托。
  5. 村落:乡土情怀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焦壁”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坚固与荒凉
    • B. 温暖与亲切
    • C. 青翠与生机
  2. “万里风清悲白鸟”中的“白鸟”象征了什么?

    • A. 无奈与孤独
    • B. 喜悦与希望
    • C. 友谊与团聚
  3. 诗中提到的“六朝”是指哪个时期?

    • A. 隋唐时期
    • B. 六个古代朝代
    • C. 明清时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登瓜州南楼》在意象上都涉及高处的眺望,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多的是对时局的忧虑,而施侃则偏向于对历史与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色满皇州(一作薛能诗)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昌年宫之作 闻诵法华经歌 闻诵《法华经》歌 杂诗 其三 杂诗 其二 杂诗 其一 驾幸太学 和青县张树筠先生咏怀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危而不持 垂帘听政 员石 攻苦食啖 閠字旁的字 敖不可长 许身 夕结尾的成语 挥手之间 京本通俗小说 瓜字旁的字 学而优则仕 艮字旁的字 忍无可忍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