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2:21
林知录和余梅百咏
作者: 刘克庄
一已为多况百哉,得君诗卷久惊猜。
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
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
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赞叹与钦佩,同时也抒发了对梅花的深情。诗中提到,虽然梅花的数量已经很多,但每一朵都有其独特之处;当我读到君的诗作时,心中产生了惊讶的猜测。乍一看,仿佛姑射山上的梅花在此相逢,谁又能叫勾芒(指春天的神灵)在雪中归来?在这片土地上可怜它们的命运,倾城的美丽,难道就没有媒介来传达?我必须认真地描绘出梅花的香影,才能与和靖(指苏轼)合奏这梅的美妙。
刘克庄,字梦阮,号仲甫,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咏梅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此诗创作于一个以梅花为主题的诗会,诗人受到朋友诗作的启发,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这首《林知录和余梅百咏》以梅花为主线,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梅花的独特欣赏。诗的开头“一已为多况百哉”,表现出梅花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并存,令人惊叹。接着,诗人通过“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描绘了梅花与仙境的联系,给人以清幽脱俗的感觉,仿佛梅花不仅生长在尘世,更与不朽的传说紧密相连。
诗中“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则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关怀,感叹其美丽却未必被人欣赏,暗含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最后两句“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细致的描绘来传达对梅花的情感,并与苏轼的梅花情结相呼应,展现出诗人与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深切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自然美的追求。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不仅表达了对梅花美丽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友人诗作的敬仰,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姑射山”象征什么?
“得君诗卷久惊猜”中的“君”指的是谁?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B,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