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1:27
四月麦已熟,清寒久不禁。
林深来蜀魄,屋破绝燕禽。
幽屏儿仍出,贫居病更侵。
萧然北窗下,趺坐独求心。
四月的麦子已经成熟,但寒冷的天气却长久不散。
林深处传来蜀地的幽魂,屋子破旧,燕子也飞不进来。
幽静的屏风后,孩子们依然出来玩耍,而贫穷的居所让我病痛更加加重。
在北窗下我孤独地坐着,静静地寻求内心的宁静。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创作风格多样,尤以描写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生活困顿之时,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生活艰辛以及内心追求的反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四月的场景,麦子成熟的时节,却因为寒冷的天气,给人一种压抑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通过对麦子的成熟与清寒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界的矛盾与人心的失落。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破旧的房屋和无法归来的燕子,进而引发对往昔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诗人坐在北窗下,静静思考,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追求与渴望,想要在困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四月麦已熟,清寒久不禁。
描述了四月麦子成熟的景象,但寒冷的气候依然持续,形成一种矛盾的对比。
林深来蜀魄,屋破绝燕禽。
诗人通过“蜀魄”传达对故乡的思念,而“屋破”则表现出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幽屏儿仍出,贫居病更侵。
描绘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与诗人贫困而生病的对比,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感。
萧然北窗下,趺坐独求心。
诗人坐在北窗下,内心追求宁静,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在困境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对生活的思考
C. 对故乡的怀念
D.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蜀魄”是什么意思?
A. 一种动物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形容自然景象
D. 诗人的朋友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与生活困境,但其情感更为沉重,表现了战乱带来的影响。葛胜仲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内心追求与对生活的反思,风格较为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