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4:46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郑淇水入城。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这首词是在上巳节的日子里写的。城南有一座小坡,土色鲜红,坡下有一道堤坝,阻挡着郑淇水流入城中。东武城南,新修的堤坝上波光粼粼,初升的涟漪泛起。隐约可见长林高阜,红花沉沉、碧草幽幽。树上残花已经被风吹尽,不如与君一同去江边寻觅春色。问前面还有多少春天,只有三分之一。官里的事情,何时能完结?风雨过后,日子不多了。我们相约泛舟曲水,满城的人都争着出来。你难道没看到兰亭的修禊盛事吗?当时坐在那里的都是豪杰士子。如今修竹满山的阴影中,只留下空荡的痕迹。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语言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贯穿作品。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上巳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此良辰美景,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同时表达对友人和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还融入了诗人对流逝光阴的感慨。开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土色如丹,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然而,紧接着诗人转向对过去的追忆,提及兰亭的修禊盛事,表现出对昔日豪杰的敬仰与对时光的无奈。尤其是在“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一句中,诗人深刻反映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哲理思考。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如“修竹满山阴,空陈迹”,以此来强调往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寂寞,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和思考深度。整首词不仅是一幅春日的画卷,更是一曲人生哲学的吟唱,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展开,表达了对友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通过鲜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传达出人生如梦、春光易逝的哲理。
诗词测试:
上巳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兰亭修禊事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修竹满山阴”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