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题冷泉亭)》

时间: 2025-05-07 07:19:01

诗句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

琅玕温。

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9:01

满江红(题冷泉亭)

原文展示: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的场所,四周的山峦如同卫士般矗立。渐渐地,仙人们从翠绿的山谷中降临,佩戴的环饰声响急促。我听说天上的山峰坠落到地面,湖边的青壁高耸千丈,正是当年用玉斧雕刻成的方形壶,却无人识得。山林滋润,如同琅玕般温润。秋露滴落,宛如琼珠。站在高高的亭子上,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闪烁。醉意朦胧中,舞动着如鸾凤般的身影,浩荡的歌声不让鱼龙为之泣泪。怨恨啊,这风月本是我家之物,今天却成了客人。

注释:

  • 直节:指高洁的气节。
  • 堂堂:形容气宇轩昂。
  • 夹道:两旁的道路。
  • 佩环声急:指仙人们佩戴的环饰发出的急促声响。
  • 天峰飞堕地:传说中天上的山峰落到了人间。
  • 玉斧:传说中用玉制成的斧头,象征工艺精湛。
  • 琅玕:美玉,象征珍贵。

典故解析:

  • 玉斧削方壶:传说中,玉斧是用来雕刻美丽物品的工具,象征着艺术的高超。
  • 风月: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的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风格豪放激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满江红》写于辛弃疾晚年,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常常感慨身世和国事,抒发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直节堂堂”形象地展现了高洁的意象,给人一种崇高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群仙东下”,表现了他对自然、超凡脱俗的向往,而“佩环声急”则将仙人的形象与现实的动感结合起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的描写,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飞堕”“开青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磅礴,也暗示了人间的神秘与不可知。

最后,诗人感叹“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表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的孤独感。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对家国的深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节堂堂: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气度。
  2. 看夹道冠缨拱立:形象展现了两旁高大的树木如同拱卫着的冠冕。
  3. 渐翠谷群仙东下:描绘了仙人们从翠绿的山谷中缓缓而来,增添了神秘色彩。
  4. 佩环声急:通过急促的声音,表现出仙人的神秘和热闹气氛。
  5. 闻道天峰飞堕地:传说中的天峰降落,暗示自然的奇幻与壮丽。
  6. 傍湖千丈开青壁:高耸的青壁映衬出湖水的广阔。
  7.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感叹美好事物的无知与冷漠。
  8. 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的润泽与美丽。
  9.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描绘高亭与湖水的和谐美。
  10.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表达诗人醉意中的欢愉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 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深刻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渊”比喻清澈的湖水,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如“琼珠滴”使得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经常出现的对仗结构,使得整首诗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身世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而细腻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壁: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琼珠:象征美好与珍贵,寓意着诗人的追求与向往。
  • 风月:常用来象征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深切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佩环声急”是指什么? A. 仙人们的声音
    B. 风的声音
    C. 湖水的涌动

  2. 填空题:诗中“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__”。

  3. 判断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对/错)

答案:

  1.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与这首《满江红》均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破阵子》更强调对战斗的豪情,而《满江红》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点绛唇 谢万仲理惠帛 点绛唇·翠柏丹崖 点绛唇 谷雏为作瑶山行役图,因题其上 点绛唇 点绛唇 明伯、曲斋招饮北园席间即事 点绛唇 点绛唇 杨花 点绛唇 其二 杨花 点绛唇(别帅宪) 点绛唇 樯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足为据 酒精灯 包含冰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隔阳 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临拓 啧啧称美 歹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矜平躁释 谷字旁的字 走骨行尸 毛字旁的字 大才榱槃 塔器 包含眯的词语有哪些 磊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