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28
舟过桐庐作
作者:俞德邻 〔宋代〕
三年常作客,几度溯前川。
山合疑无路,溪回别有天。
虹分遥电雨,风袅近虚烟。
归路知多少,啼鹃云树边。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桐庐这片山水之间的游历与感受。三年来,他常常在外漂泊,回想起几次逆流而上游览的经历。面对重重山峦,似乎没有路可走,但小溪却在蜿蜒曲折中引领着他发现了新的天地。远方的彩虹在雨中分开,微风中飘散着烟雾。归途上,他不知道还有多少路要走,只听见杜鹃在云树之间啼叫。
俞德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山水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表达游子心情。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桐庐游历期间,受到周围自然景色的启发,抒发了他对归途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舟过桐庐作》是一首充满山水意象的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流转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三年常作客,几度溯前川”,生动地描绘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三年的客居生活使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与归属的渴望。接下来的“山合疑无路,溪回别有天”则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了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能发现新的希望与方向。作者通过景物的变化,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后面的“虹分遥电雨,风袅近虚烟”中,虹与雨的结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微风中的烟雾则增添了诗的朦胧感与神秘感,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最后一句“归路知多少,啼鹃云树边”,则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杜鹃的啼叫更是加深了这种思乡的情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情感与自然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整首诗通过描写游子在山水间的经历,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诗中提到的“作客”指的是?
A. 回家
B. 在外居住
C. 参加聚会
诗人认为归路有多少?
A. 不知道
B. 很多
C. 一条
诗中“虹分遥电雨”描绘了什么?
A. 一场大雨
B. 自然的美景
C. 远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