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33:11
县古浮梁外,沙平草树秋。
远山明去鹭,骤雨咽鸣鸠。
岸狭水痕涨,云归暝色愁。
谁怜苏季子,尘土涴貂裘。
在古老的浮梁县外,沙滩平坦,秋天的草木显得格外清晰。远方的山峦上,白鹭飞走了,骤然降临的雨声中传来哀鸣的鸠声。岸边窄小,水面因涨潮而留下痕迹,云层归来,暮色中透着忧愁。谁来怜悯苏季子呢,他的华丽貂裘上沾满了尘土。
俞德邻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优美的风景和细腻的情感取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常山道中》是俞德邻在游历常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此时正值秋季,作者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人生的孤独与无奈,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常山道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以古浮梁为背景,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但在这美丽的外表下,潜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以“县古浮梁外”引入,展示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通过“远山明去鹭”描绘出一种飞鸟离去的动感,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骤雨咽鸣鸠”则引入了突如其来的雨声和鸠鸟的哀鸣,这种突发的景象打断了原本的宁静,象征着生活中的变故与无奈。而“岸狭水痕涨”,则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作者心中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谁怜苏季子,尘土涴貂裘”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感受,苏季子作为历史典故中的人物,象征着被世俗所遗忘的才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荣华富贵不再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中提到的“浮梁”是指哪个地方?
A. 江西省
B. 浙江省
C. 山东省
诗中“骤雨咽鸣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激动
“谁怜苏季子”中的“苏季子”代表了什么?
A. 成功的人
B. 被遗忘的才子
C. 富有的人
俞德邻的《常山道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但前者更侧重于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后者则强调了隐逸生活的安静与美好。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