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29
诸方五日一参,寿宁日日升座。
莫怪重说偈言,过在西来达磨。
上士处处逢渠,后学时时蹉过。
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们在不同地方五天一次地进行参禅,而在寿宁的寺院则是每天都有人升座讲法。请不要奇怪,为什么要一再提到禅语,这都是因为达摩祖师从西方传来的智慧。高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道理,而后学者却常常错过了这些机会。
释善资是宋代的一位禅僧,身处于一个哲学与宗教思想交融的时代。他的诗作大多围绕禅宗思想,旨在强调修行、觉悟与传承。
这首诗写于禅宗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僧侣们的修行生活和对达摩传承的尊重,强调了高人和后学者之间的差距。
这首《偈》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传达了禅宗对修行的理解。诗中提到的“五日一参”与“日日升座”,表现了对修行的重视和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觉悟的重要性。通过“莫怪重说偈言”的句子,诗人提醒读者,禅宗的智慧虽多次被提及,但其意义却是深刻且值得反复思考的。
接下来的“过在西来达磨”一语,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传承与达摩的教义。在高人面前,后学者的无知和迷茫被鲜明地对比出来,显示了修行的艰辛与觉悟的不易。整首诗不仅是对修行者的激励,也是对后学者的警醒,提醒他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要错过领悟的时刻。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修行与领悟的关系,表达了对达摩教义的尊重以及对后学者的期望。通过对比高人和后学者的境遇,诗人传达了修行者应当珍惜学习机会、努力追求智慧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寿宁”是指什么?
A. 一种禅修方法
B. 一个地名
C. 一个高人的名字
D. 一种宗教信仰
“五日一参”指的是什么?
A. 每五天一次的讲座
B. 每五天一次的禅修
C. 每五天一次的聚会
D. 每五天一次的拜访
诗中提到的“后学”指的是?
A. 高人
B. 修行者
C. 学习者
D. 师傅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偈》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