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47
作者:黎廷瑞 〔宋代〕
目断飞云思黯然,
独攜樽酒杏花前。
清明寒食能多雨,
白下长干又一年。
万里风沙怜雁去,
满村桑柘忆蚕眠。
家书写就无归使,
欲问江头上水船。
目断飞云,心中黯然神伤;
我独自携着酒樽,在杏花树下沉思。
清明和寒食时节常常多雨,
又是一年,白下长干的景色依旧。
万里风沙中,怜惜那离去的雁群;
而满村的桑柘树下,令人怀念曾经的蚕眠。
家书写成却没有人送去归信,
我想问问江头的水上船只。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词人,其作品多描写乡愁与离别之情,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离乡或旅途中,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思归》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展现了离别带来的思念之情。开篇“目断飞云思黯然”便引入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目光所及的云朵反映了他思绪飘荡的状态。接着“独攜樽酒杏花前”,诗人以酒作伴,在春日的杏花下感怀,显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
“清明寒食能多雨,白下长干又一年”则通过对节气的描写,传达出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而“万里风沙怜雁去”更是将离别之痛推向高潮,远行的雁群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不舍。
诗的后半部分“满村桑柘忆蚕眠”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安逸,桑柘树下的蚕眠则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最后两句“家书写就无归使,欲问江头上水船”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极致,家书虽已写成,但无处寄送,诗人对归乡的渴望愈加深切。
整首诗通过清丽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融,展现了对故乡的牵挂与对时光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乡愁色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归乡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乡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
B. 清明
C. 端午
D. 春节
诗人携带什么在杏花前思念故乡?
A. 笔墨纸砚
B. 酒樽
C. 琴瑟
D. 菊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思归》和《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思归》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而《静夜思》则更多地渗透出夜晚的宁静与清晰思绪。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