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时间: 2025-04-23 21:28:24

诗句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28:24

原文展示: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 杜牧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江面上,阴影映照着初飞的雁群;我和朋友携着酒壶,登上了翠绿的山冈。人世间难得有机会开口大笑,菊花应该插满头归去。只要醉酒来庆祝这个佳节,就不必登高望远,惋惜落日的余晖。古往今来,都是如此,牛山何必独自沾湿衣衫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包容、包含。
  • 秋影:秋天的影子,指秋天的景色。
  • :指大雁,秋季迁徙的鸟类。
  • 携壶:携带酒壶,表示饮酒。
  • 翠微:指青翠的山峰。
  • 尘世:指人世间,俗世。
  • 开口笑:形容开心、欢乐的样子。
  • 菊花须:菊花的意象,古代有重阳插菊的习俗。
  • 酩酊:形容酒醉的状态。
  • 佳节:美好的节日,指重阳节。
  • 登临:登高、登山。
  • 霑衣:沾湿衣服,表示因为下雨或露水而湿透。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节日,有“登高”的习俗。
  • 牛山:指牛首山,古代文人常游览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以诗歌、散文和骈文闻名。其诗风多以清新、婉约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节日的欢庆。重阳节是古代重要的节日,诗人在此时邀请友人共饮,体现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厚的人生哲理而受到后世的喜爱。诗的开头,江面上秋天的影子和初飞的大雁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与客携壶上翠微”则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杜牧用“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仿佛即使在美好的节日中,内心仍有难以言说的忧伤。

“菊花须插满头归”展现了重阳节插菊的传统习俗,诗人通过插菊这一动作,表现出对节日的珍视和对人生的领悟。接着,杜牧以“但将酩酊酬佳节”转向欢快的庆祝,强调在此佳节中,醉酒庆祝的乐趣胜过登高望远的惋惜。

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人生的苦乐皆如烟云,何必为一时的得失而感到惋惜。诗人以宽广的胸怀看待人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涵秋影雁初飞:描绘了秋天的江面上,影子与大雁翱翔的宁静画面,渲染了秋天的气息。
  2. 与客携壶上翠微:诗人与朋友一起携酒登高,展现了友谊与欢乐的气氛。
  3. 尘世难逢开口笑:指出生活的艰辛与困扰,难得的欢笑更加珍贵。
  4. 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节的习俗,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节日的重视。
  5. 但将酩酊酬佳节:强调在佳节中,醉酒庆祝比登高更为重要。
  6. 不用登临恨落晖:不必因为夕阳而感到惋惜,展现了洒脱的态度。
  7. 古往今来只如此:总结古今相通的道理,人生皆如此。
  8. 牛山何必独霑衣: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强调不必为一时的忧虑而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江面与秋景比喻成一幅图画,增添了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苦乐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节日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淌的时光和人生的流逝。
  • :代表着思乡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 菊花:象征着长寿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代表着放纵与庆祝,逃避现实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是在哪个节日创作的?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
    • B. 长寿
    • C. 财富
    • D. 名声
  3. “牛山何必独霑衣”中“霑衣”指的是什么?

    • A. 雨水
    • B. 酒水
    • C. 泪水
    • D. 露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念与团聚之情。
  • 李白《庐山谣》:涉及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以登高为主题,但更强调对国家与人生的忧虑,风格较沉重。
  • 李白《将进酒》:与杜牧的诗相比,更强调饮酒的豪放与人生的短暂,风格更为豪放激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牧传》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将去日本,因忆往岁平安神宫观樱之游,赋此赠别凤举。凤举亦将归江西,故有末句 蝶恋花二首 其二 蝶恋花·玉宇生凉秋恰半 蝶恋花 八月二十二日邃父招同文石幼遐登西爽阁子美因病不至 蝶恋花 次叶遐翁出都原韵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高考”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蝶恋花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结尾的成语 残军败将 佽飞 双人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第却 沿开头的成语 爱如己出 煎蒸 面字旁的字 内忧外侮 秋毫无犯 惙怛伤悴 干字旁的字 利口喋喋 豸字旁的字 衣不完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