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2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28:24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 杜牧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在秋天的江面上,阴影映照着初飞的雁群;我和朋友携着酒壶,登上了翠绿的山冈。人世间难得有机会开口大笑,菊花应该插满头归去。只要醉酒来庆祝这个佳节,就不必登高望远,惋惜落日的余晖。古往今来,都是如此,牛山何必独自沾湿衣衫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以诗歌、散文和骈文闻名。其诗风多以清新、婉约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节日的欢庆。重阳节是古代重要的节日,诗人在此时邀请友人共饮,体现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厚的人生哲理而受到后世的喜爱。诗的开头,江面上秋天的影子和初飞的大雁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与客携壶上翠微”则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杜牧用“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仿佛即使在美好的节日中,内心仍有难以言说的忧伤。
“菊花须插满头归”展现了重阳节插菊的传统习俗,诗人通过插菊这一动作,表现出对节日的珍视和对人生的领悟。接着,杜牧以“但将酩酊酬佳节”转向欢快的庆祝,强调在此佳节中,醉酒庆祝的乐趣胜过登高望远的惋惜。
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人生的苦乐皆如烟云,何必为一时的得失而感到惋惜。诗人以宽广的胸怀看待人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苦乐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节日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是在哪个节日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着什么?
“牛山何必独霑衣”中“霑衣”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