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帘》

时间: 2025-05-07 07:27:19

诗句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

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19

原文展示:

杜牧的《帘》: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
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
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白话文翻译:

这幅帘子只是说是经过剪裁,怎能说它是偏偏的装饰呢?
凤的花纹轻轻雕刻在阳光下,鸾的花朵薄薄地散发着香气。
我问那屏风为何如此弯曲,怜惜那帐子为何能够解开周围的防护。
露水滴落在金色的台阶上,斜斜分开了碧瓦上的霜。
沉沉的伴随着春梦,寂寂的侍立在华美的堂前。
谁见过昭阳殿里,真珠的装饰排成十二行。


注释:

  • 徒云:仅仅说。
  • 逢剪削:经过剪裁。
  • 凤节:指凤鸟的花纹。
  • 鸾花:鸾鸟的花朵,象征美丽。
  • :屏风。
  • 屈曲:弯曲。
  • 怜帐:怜惜那个帐子。
  • 下渍:滴落。
  • 金阶:金色的台阶。
  • 沈沈:沉重,形容梦境的深沉。
  • 昭阳殿:汉宫的一个殿名,传说中王嫱居住的地方。

典故解析:

“昭阳殿”是汉代宫殿的名称,历史上与王嫱(王嫱即王昭君)有关。王昭君因美貌被选入宫,却因未被宠爱而选择出嫁匈奴,成为历史上的悲剧人物。诗中提到的“真珠十二行”则暗示着华丽的装饰和美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才华横溢,诗风秀丽清新,尤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著称。

创作背景:

《帘》是杜牧在晚唐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充满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帘》通过描绘窗帘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杜牧对生活美感的敏锐捕捉。全诗以“帘”为线索,逐渐展开与之相关的意象,展现出一种细腻的审美情趣。通过对凤节和鸾花的描写,杜牧不仅体现了装饰的华美,也寓意着生活的轻盈与愉悦。

诗中的“金阶露”与“碧瓦霜”形成了一种对比,金色与碧色的交错,露水与霜的冷暖相融,体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变化。尾句“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则引发读者对美丽与孤独的思考,昭阳殿的美丽让人向往,但背后的故事则是凄美的,转瞬即逝的青春与爱恋。

整首诗在细腻中透出一丝忧伤,展现出杜牧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既描绘了自然美,又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徒云逢剪削:表面上看似经过精细的剪裁,实际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
  2. 岂谓见偏装:即使装饰偏偏,也并不完全是装饰的意义。
  3. 凤节轻雕日:凤的花纹在阳光下轻轻映照,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4. 鸾花薄饰香:鸾的花香气淡薄,暗示着一种优雅。
  5. 问屏何屈曲:疑问那屏风为何如此弯曲,带着一丝怜惜。
  6. 怜帐解周防:帐子解开了周围的防护,似乎流露出某种情感。
  7. 下渍金阶露:露水滴落在金色的台阶上,象征着清新。
  8. 斜分碧瓦霜:霜在碧瓦上斜斜分开,描绘了早晨的美景。
  9. 沈沈伴春梦:沉沉的春梦伴随着安静的夜晚。
  10. 寂寂侍华堂:在华美的堂前静静侍立,体现了一种孤独感。
  11. 谁见昭阳殿:女人的美丽是无人知晓的,暗示了美丽的孤独。
  12. 真珠十二行:华美的装饰,却隐藏着深深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凤节”、“鸾花”等比喻自然的美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和韵律感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孤独的感叹,结合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节:美丽、华丽的象征,代表着高贵。
  • 鸾花:优雅、柔美,暗示着爱情与美的结合。
  • 金阶、碧瓦:象征着富贵与华丽的生活。
  • 昭阳殿:历史与传说的结合,象征着美丽与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的《帘》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生感悟
    c) 装饰美学
    d) 以上皆是

  2. “昭阳殿”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历史悲剧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凤节轻雕日”暗示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悦
    b) 沉重悲伤
    c) 平静无波
    d) 繁华似锦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d) 以上皆是
  3. a) 轻松愉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燕子楼》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牧的《帘》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但杜牧更多地通过外部世界的描绘来传达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内心的感受展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辑注》
  • 《唐代诗人杜牧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旧与赵景温 淮右 杂著二首 其一 自赵庄归冠氏 同冀文明秀山行 癸巳除夜 定风波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 其一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说 放款 用字旁的字 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寨的词语有哪些 禄命 音字旁的字 积习难改 言字旁的字 悛结尾的成语 认祖归宗 韬光俟奋 雍容尔雅 中款 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悄然无声 麥字旁的字 包含恕的词语有哪些 耽耽虎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