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25
画堂春•浇花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为怜春去惜芳菲。将泉欲滴花枝。
秃襟小袖汲来迟。别样腰肢。
细洒恐溅裙幅,徐倾好沁香脾。
一枝轻摘衬乌丝。拣又多时。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诗人小心翼翼地用泉水浇灌花枝。由于衣衫单薄,浇水时有些迟缓,特别是那柔美的腰肢,更显得娇弱。细心地洒水,生怕水溅到裙子上,轻轻倾倒,香气沁人心脾。轻轻摘下一枝花来衬托乌黑的秀发,似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再挑选。
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因其才情与才艺在文人圈中颇有影响。她的作品多反映女性的情感与生活,擅长抒情,文字细腻而富有情趣。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对春天花朵的珍惜与爱护,反映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画堂春•浇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花卉的娇嫩。诗人用“为怜春去惜芳菲”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感情真挚而深沉。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浇花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女性气质。通过“秃襟小袖”这一形象,诗人传递了细腻的生活感受,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又反映了女性的柔美。
“细洒恐溅裙幅”一句,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浇花时的谨慎与柔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一滴水珠的轻盈与娇嫩。最后一联“一枝轻摘衬乌丝”,则通过摘花的细节,表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与品味,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让人陶醉。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独特的观察力。
整首诗围绕着珍惜春天与花朵的生命展开,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诗中“为怜春去惜芳菲”的意思是什么?
“细洒恐溅裙幅”中的“裙幅”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