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黄莺二首》

时间: 2025-05-02 06:11:01

诗句

西邻少年今出游,东家女儿未识羞。

门前乌臼叶已暗,日暮问谁墙上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1:01

原文展示:

黄莺二首
作者: 梅尧臣

西邻少年今出游,
东家女儿未识羞。
门前乌臼叶已暗,
日暮问谁墙上头。

白话文翻译:

邻居的年轻人今天出游,
东边家的女孩还未懂得羞耻。
门前的乌臼树叶已经变暗,
黄昏时分我问谁在墙头。

注释:

  • 西邻:西边的邻居。
  • 少年:年轻的小伙子。
  • 出游:外出游玩。
  • 东家:东边的邻居家。
  • 女儿:指年轻的女孩。
  • 未识羞:还没有懂得害羞的意思。
  • 乌臼:一种树木,叶子浓密,常见于南方。
  • 叶已暗:树叶已经变得暗淡。
  • 日暮:黄昏时分。
  • 谁墙上头:指墙头上有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邻里关系和年轻人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南方小镇的日常生活和人情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梅溪,宋代诗人,官至尚书省员外郎。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梅尧臣与苏轼等人齐名,被称为“梅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诗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年轻人追求自由与情感的状态。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乡村黄昏场景,表现了青春的朝气与对生活的敏感。开头两句通过少年出游和女孩的羞涩,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青涩。而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渲染出黄昏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诗人在观察生活的细节中,传达出对青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思考。古人常以自然景物来映射人心,诗中“乌臼叶已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年轻人的青春如同黄昏般渐渐逝去,令人感到淡淡的惆怅。

诗词解析:

  • 首句“西邻少年今出游”:开篇即交代了时间与地点,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邻家少年欢快的身影。
  • 第二句“东家女儿未识羞”:引入了女孩的形象,表现出青春的无知与单纯。
  • “门前乌臼叶已暗”:通过自然景物反映时间的变化,暗示青春的短暂。
  • “日暮问谁墙上头”:结尾以提问收束,留下悬念,表现了对人际交往的思考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西邻少年”和“东家女儿”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乌臼树的叶子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墙头则象征着人际关系和青春的期望。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其富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青春的朝气与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乌臼树:象征着生命的繁茂和时间的流逝。
  • 墙头: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交往的机会。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结束和青春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邻少年出游的情景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人的活力
    • B. 生活的无聊
    • C. 对未来的忧虑
  2. “乌臼叶已暗”暗示了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东家女儿”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

    • A. 善解人意
    • B. 单纯羞涩
    • C. 独立自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by 杜牧
  • 《静夜思》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梅尧臣李白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但梅尧臣更细腻,李白则更豪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西樵吟送梁生南还二首 其一 下皋杂咏 其二十三 春兴 其一 毛延寿 庞公 游白云 秋夕纪梦十绝 其三 偶为十绝句 其三 司马迁 题邑宰谷山王先生册 自题履错集赠贝四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卵击石 枕籍经史 温柔敦厚 乡夫 鬼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瘠牛羸豚 鹤怨猿啼 打江山 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龙德在田 立刀旁的字 渭川千亩 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角龙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