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正仲提举 其一》

时间: 2025-07-29 16:31:02

诗句

兀坐形忘入眇微,泊然无事亦无思。

个中若得真消息,先报维摩长者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31:02

和正仲提举 其一

作者:彭汝砺 〔宋代〕

原文展示:

兀坐形忘入眇微,
泊然无事亦无思。
个中若得真消息,
先报维摩长者知。

白话文翻译:

我静静地坐着,身心都忘却了细微之事,
心中虽无所事事,却也没有任何思虑。
如果能得到真正的消息,
我会首先告诉维摩长者。

注释:

  • 兀坐:静坐、独坐。
  • 形忘:形体和心思都忘却。
  • 眇微:细微的事物。
  • 泊然:安静、平静的样子。
  • 无思:没有思虑。
  • 个中:其中、在这之中。
  • 真消息:真实的消息或道理。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大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汝砺,字子真,号石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彭汝砺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探讨人生哲理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彭汝砺在某个寂静的时刻,描绘的是一种静坐思索的境界,表达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与对真理的渴求。

诗歌鉴赏:

《和正仲提举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彭汝砺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首句“兀坐形忘入眇微”,表现了诗人静坐时的心态,强调了在这种状态下的宁静与忘却。此时,诗人似乎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安宁。接着,诗人提到“泊然无事亦无思”,更进一步揭示出一种无所事事、无所思虑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消极,而是一种深刻的内省与自我审视。

接下来的两句则显露了诗人的求知欲望与对真理的追求。“个中若得真消息”,诗人在这一刻希望能够获得真实的道理,而“先报维摩长者知”,则显示出他对维摩这一佛教人物的敬仰,暗示了他对智慧的渴求与对真理传播的责任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一种超脱、内省的哲理思考,传达出诗人对内心安宁与真理的追求。彭汝砺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修养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兀坐形忘入眇微:形体静坐,心情放空,忘却那些细微琐事,表达一种超然的境界。
  2. 泊然无事亦无思:安静地没有事情可做,也没有思虑,显示一种宁静的心态。
  3. 个中若得真消息:在这种状态中,如果能够获得真实的真理或消息。
  4. 先报维摩长者知:我会首先告诉维摩长者,显示对智慧的尊重与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展现了诗人语言的工整与韵律感。
  • 比喻:诗人用“兀坐”来比拟一种内心的平静,隐喻深度的思考。
  • 反复:通过重复“无事”和“无思”,强调诗人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通过静坐和内省,诗人希望能够获得真实的智慧,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一智慧,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兀坐:象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无思:代表一种超然的思维状态,远离尘世的纷扰。
  • 真消息:象征智慧与真理,是诗人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兀坐形忘入眇微”中“兀坐”的意思是: A. 静坐
    B. 走动
    C. 忙碌
    D. 低头
  2. 诗中的“维摩长者”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佛教大德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哲学家
  3. 本诗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名声
    C. 真理
    D. 地位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但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 杜甫的《登高》:反映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风格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会稽绝句三首 华不注山 胡太傅挽词二首 洪州 鹤林寺 和郑微之 和赵宫保别杭州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和御制上元观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恶同之 以天下为己任 附炎趋热 瓦字旁的字 迁教 鼻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包含撩的词语有哪些 梦白鸡 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小年 金戈铁马 剩语 言结尾的成语 业儒 齊字旁的字 莺巢燕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