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

时间: 2025-04-30 08:29:23

诗句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

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

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

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9:23

原文展示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
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
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
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

白话文翻译

卖药的人为何而来,是为了逃避世俗名利,隐居在市井之中。
他只相信远方的山水,因而写信给那些闲逸的人。
他已经告知了还丹的效果,却将世俗的事务抛在脑后。
在秋风中,溪水的景色里,他的心情如同樵夫和渔民那样悠然自得。

注释

  • 卖药:指卖药的人,象征着一种职业。
  • 逃名:逃避名利,意指隐居。
  • 逸人:指那些追求闲适生活的人。
  • 还丹:道教中的一种炼丹术,象征长生不老的药物。
  • 樵渔:樵夫与渔民,代表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与机遇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隐逸生活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卖药人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卖药”二字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隐喻,象征着对名利的逃避和对纯粹生活的追求。诗人的笔触细腻,描绘了秋风中的溪水景色,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诗中“唯通远山信”的句子,透露出一种对纯朴自然的信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全将世事疏”则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厌倦,选择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心灵的宁静。最后两句“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以樵夫与渔民为象征,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理想的隐逸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卖药何为者:开篇提问,设定了主题。
  2. 逃名市井居:指出卖药人选择隐居,逃避世俗名利。
  3. 唯通远山信:强调对自然的信仰。
  4. 因致逸人书:与追求闲适生活的人交流。
  5. 已报还丹效:提到炼丹术的成果,象征长生。
  6. 全将世事疏:表明对世俗事物的淡漠。
  7. 秋风景溪里:描绘自然环境,营造氛围。
  8. 萧散寄樵渔:以樵夫和渔民作为理想生活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卖药人比作对世俗名利的逃避者。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卖药:象征对名利的逃避。
  • 远山:代表理想与信仰。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樵渔: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卖药人为何选择隐居? A) 追求名利
    B) 逃避世俗
    C) 追求权力
    D) 旅行

  2. 诗中提到的“还丹”是什么的象征?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名声
    D) 友情

  3. 诗的最后提到的“樵渔”象征着什么? A) 忙碌生活
    B) 隐逸生活
    C) 竞争
    D) 贫穷

答案

  1. B) 逃避世俗
  2. B) 长生不老
  3. B) 隐逸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的《鹿柴》与皇甫冉的《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皇甫冉则通过卖药人表达对世俗的逃避和隐逸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 哀虢县令犹子箅起二 其一 顺阳 其二 顺阳 其一 行次晚洲 组以时果供馈予以酒为报 自题画扇 紫骝马·紫骝马 舟行湘岸见早梅盛开 舟次金山贻了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遛狗 举笏击蛇 任负 衍声 败俗伤化 后拥前驱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玄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鼓字旁的字 百年之约 戈字旁的字 深藏简出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