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6:42
哭造微禅师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
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
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的微禅师的哀悼。诗中提到,神灵迁移后没有进行火葬,新建的塔在空旷的树木间显得孤独。世间的一切终将消逝,唯有师傅的生死仍然在我们心中。虚静的禅堂中有钓鱼的老者,奇怪的树木在山中哭泣。树林下的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无缘再继续这段旅程。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其诗歌作品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哭造微禅师》创作于微禅师去世之际,表现了作者对这位高僧的追悼与怀念。微禅师在当时是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精神境界和教义吸引了众多信徒。林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师傅的敬重与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微禅师的悼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逝去的哀愁。开头的“神迁不火葬”直接引入了主题,表现出对高僧灵魂的尊重和对传统葬礼的反思。新塔的孤立与疏柽树的描绘,象征着师傅的孤独与无法再回的现实。
接下来的“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则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强调唯有师傅的教诲和精神在我们心中长存。这种对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虚堂散钓叟”描绘了一个空寂的禅堂,老者的钓鱼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人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死。而“怪木哭山精”则将自然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悲伤与对生命的叹息。
最后一句“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则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回忆,即便道路依然延续,但再无继续的理由。整体来看,诗歌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和师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的高僧微禅师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师傅深切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新塔”象征什么?
A. 生死
B. 纪念与追思
C. 孤独
D. 自然
“无因更此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期待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虚堂散钓叟”象征什么?
A. 孤独与超然
B. 生活的繁忙
C. 死亡的到来
D. 对师傅的怀念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为洒脱与豪放,而林宽则更显悲伤与怀念。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两位诗人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