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35:14
初秋感事三首
——刘克庄
跌荡当年赋两京,
晚抛笔砚事春耕。
达空函启已心懒,
读夹注书犹眼明。
金匮旧闻虚论次,
香奁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
起听秋声百感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人追忆过去在京城的生活,感叹自己如今已不再写作,而是沉浸在秋天的声音中,心中感慨万千。虽然年华已逝,身体也已衰老,但在阅读夹注书籍时,眼光依旧清晰。诗中提到的“金匮旧闻”和“香奁少作”暗示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世俗繁华的悔恨,最终归于宁静,倾听秋声,感悟人生的百种情感。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仲明,宋代诗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刘克庄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初秋感事三首》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人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和生活变迁后,面对即将到来的衰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这首诗以初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深思。开头两句通过对「两京」的提及,引发了对往年光景的回顾,展现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随着生活的转变,作者感到心中懒散,已不再有写作的热情,这种内心的变化与季节的转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中间几句提到的“金匮旧闻”和“香奁少作”则是对往日繁华的反思与遗憾,流露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世界的渴求。尽管年华已逝,身体也已衰弱,但诗人依然能在阅读中保持清晰的视野,反映出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坚守。
最后两句回归到秋声的感受,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悟。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学思考。诗人虽已年迈,却在对往昔的追忆中,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最终选择与自然和解,倾听秋声,产生多种情感的共鸣。
诗中提到的“金匮”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知识
C. 情感
诗人选择晚年放弃写作,转向什么生活?
A. 冒险
B. 农业
C. 商业
“而今老病都休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生命的放弃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