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31
绝无上足担簦至,仅有长须荷锸从。
乍可沙边狎虫鸟,谁能池上送夔龙。
入耆英社老能几,举力田科今不逢。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应考击到编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乐趣的追求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提到自己没有高人来相伴,身边只有长须的老者在从事农活。偶尔在沙滩边可以看到虫鸟嬉戏,谁能在池边送走龙神呢?进入耆英社的岁月已所剩无几,努力追求的科举如今却无所获。翠管和檀槽的乐器齐声奏响,但却未能奏出应有的乐章。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梅溪,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刘克庄的诗词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孤独与无奈,折射出当时士人的困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头两句以“绝无上足担簦至”揭示了诗人身边缺少高人和良友的孤独感。接着,诗人用“乍可沙边狎虫鸟”描绘了一个轻松的自然场景,似乎在暗示与自然的亲近,但随之而来的“谁能池上送夔龙”又让这一画面显得苍凉,夔龙象征着理想和追求,却无法实现。后两句中,诗人感叹自己在耆英社的日渐老去和对田科的失意,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提到的乐器虽声声悦耳,却无法奏出真正的乐章,暗示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深刻而耐人寻味。
整首诗围绕孤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感叹时光流逝与追求的无果,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人感慨身边缺少什么人?
诗中的“夔龙”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翠管檀槽”主要指什么?
比较刘克庄的《用强甫蒙仲韵十首》与陶渊明的《饮酒》可以发现,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但刘克庄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恬淡的生活态度。